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华夏雄师> 第543章 索姆河战役(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3章 索姆河战役(五)(1 / 2)

 德军坦克向英军进攻的阵型碾压了上来,伴随着德军坦克那55倍叩见的37毫米炮接二连三发出火药气体的轰爆声,一辆辆英军坦克不是起火燃烧,就是直接炸成了一团巨大的火球。

转眼之间,阵地前方就满满的都是英军坦克燃烧的残骸,而德军坦克几乎是无一受损,除了一辆坦克履带出现故障之外,就没有一辆德军坦克抛锚。

德军的坦克击毁了所有英军坦克之后,继续往前推进,向英军坦克后面的英军步兵发起了冲击。德军士兵跟在他们的坦克的后面,紧跟在坦克后面的是冲锋枪手,利用坦克的躯体来保护自己,接近英军之后,再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攻击。后面是步枪手,远距离点射那些可能对己方坦克有威胁的英军士兵。

这些坦克一路冲了过去,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来回扫射英军步兵,打得那些英军士兵一片片的倒在地上。

“哒哒哒”英军堡垒中射出了子弹,打在德军坦克身上,只看到喷溅起一道道四溅的火星,毫发无损的德军坦克继续往前推进。

英国人也有反坦克枪,他们自己在研制马克-1型和2型坦克的时候,也同时研制了反坦克武器,以免德国人用同样的武器来对付自己。可是那些英军的反坦克枪打在冲过来的德军坦克身上,也没能击穿。

德军坦克的37毫米炮反击了过来,德军坦克手换上了高爆榴弹,炮弹打在英军的战壕上,炸得英军反坦克枪手血肉横飞。

前面一条壕沟挡住了德军坦克的去路,可是这些改进之后的德军坦克,事实上已经是有了现代坦克的外形了,装备了旋转炮塔,坦克前面是驾驶舱,中间是炮塔,炮塔下方是车长、炮长、装填手和机枪手的舱室,后面有发动机舱和炮弹架,坦克装备了并列机枪、航向机枪和高射机枪。而且改进过的坦克,越野能力也大幅度的提高了,德军的坦克直接冲过了壕沟,向英军阵地深处推进。

德军步兵紧跟在坦克后面,一下就冲入了英军阵地中,同英军士兵展开激战。

新式打坦克遇上了英军的鹿砦铁丝网,坦克轰鸣着直接碾压过去了,鹿砦被撞翻在地上,坦克从铁丝网上碾压过去,所过之处,铁丝网变成了地面的一堆废铁。

德国人利用自己的新式坦克,在英军进攻的时候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不仅把进攻的英军坦克全部摧毁,还反冲锋夺取了英军的阵地。

也就在德国人这种新式的野战高机动坦克问世的时候,无独有偶,法国人的一种新式外形的野战高机动坦克,也已经问世了,那就是法军著名的FT17雷诺坦克,也出现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

德国人的那种新式坦克,实际上还不是世界上第一种360度旋

转炮塔和动力舱后置的坦克,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现代坦克式样的坦克,就是法国人的雷诺坦克。

只是法国人的雷诺轻型坦克在问世之后,火力就已经严重不足了,雷诺坦克的一门短身管37毫米炮,根本就无法对德军的新式坦克构成威胁。

其实德国人能够比历史上更加厉害,几乎可以说是陈新元来到这个时代的功劳。虽然现在陈新元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了,不再参与军事和政治的各种活动,但是他留下的各种先进的思路,提醒了德国科学家,让他们更早更快的造出新式武器。

随着德军的新式坦克问世,英法联军一时间出现了德军的俾斯麦危机。这种德军的新式坦克,被称之为俾斯麦式坦克。

英法联军的坦克根本就不是对手,远程重炮难以击中坦克,近程的平射炮,又无法击穿这种坦克,更何况这种坦克是一群群的上来,就算是把76毫米加农炮放平了,可以摧毁几辆坦克,可是成群结队的坦克碾压上来,英国人哪里挡得住?

于是英国人造出了QF2磅反坦克炮,这种炮的口径为37毫米,45倍口径,发射二磅重的穿甲弹。

不过经过实战之后,英国人发现他们的QF2磅炮几乎就无法击穿德军的俾斯麦式新式坦克,最后还是依靠士兵强行冲上去炸毁德军坦克。

而法国人也改进了一批雷诺式轻型坦克,把短管37毫米炮的炮管加长了,变成了一门长管37毫米炮。此外,法军的施纳德突击坦克、圣莎蒙突击坦克和2C重型坦克,都对德军的新式坦克有一定的威胁。

法国制造的fcm-2c重型坦克,是一种重量竟然达到了70吨的庞然大物!这种坦克的前部装甲厚度为45毫米,侧面装甲都有25毫米厚,后来是因为发动机功率不足,因此把侧面装甲减到了15毫米,但是重量仍然有惊人的52吨!

fcm-2c重型坦克,前面和后面都各有一座炮塔,前炮塔装备了一门75毫米炮,一挺8毫米机枪;后炮塔内一挺8毫米机枪,驾驶舱内一挺8毫米机枪,后炮塔的两侧还各有一挺8毫米机枪,发动机舱在坦克中部。

法军的这种重型坦克出现之后,使得德军的坦克再也无法击穿法军的fcm-2c重型坦克,而法军的75毫米炮,却能轻松击穿德军的新式坦克。但是fcm-2c重型坦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那么大的坦克,只有一台梅巴赫125马力六缸发动机,导致坦克的速度非常缓慢,最大时速不到十公里,这样的速度,让这种坦克简直就是一种缓慢移动的钢铁堡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