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倾国红颜李师师> 第四节、李纲替身(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节、李纲替身(上)(1 / 2)

 这一次算是捅到了钦宗的痛处,他也没有了顾忌,因此立即下诏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贬蔡京为秘书监,又贬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并籍没其家;那梁师成因为拥立赵桓即位之功,暂时没有贬黜,朱勔则被放归家乡,李彦由于没有什么后台,也很快在抄没家产后被赐死。

钦宗这般处置童贯,其实也是因为童贯实在是触犯了众怒,先前童贯的各种行径已经令朝野一片挞伐之声了。本来钦宗已经任命他为东京留守,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出逃。

童贯在陕西时招募了一批当地青年,组成了一支近万人的胜捷军,他将这支队伍作为自己的亲军。平常负责守卫他的居所和安全,等到出逃时又带上他们护驾。就在将过浮桥出城时,童贯看到桥上有不少胜捷军兵士在争先恐后,以至于乱作一团:他们有的在往桥上爬,有大声抱怨的,还有生怕被丢下而号哭的……童贯被堵在后面一时无法动弹,他生怕被金军阻截或朝廷追兵赶上,所以干脆命身边的亲随以射箭开路,结果有一百多人因中箭而亡,弄得一路上哭声不断。

不少路上眼见到这幕惨剧,纷纷在背地里咒骂童贯,谏官、御史们得到消息后,也纷纷上奏,历数童贯之恶。

金军正在渡河的消息传到汴京后,钦宗在紫宸殿召集了宰执大臣前来商议何去何从,他们当中有张邦昌与白时中两位新晋。

这些宰执大臣有的建议钦宗先到襄阳去,还有的建议钦宗转到长安去,总之不宜留在汴京。他们认为皇帝乃一国之主脑,若皇帝出了意外,那大局就将难以收拾。

李纲作为兵部侍郎,原无资格参加宰执会议,可心急如焚的他还是在征得钦宗同意后到了殿上。李纲面对众人,向着钦宗侃侃而谈道:“若是能有序组织,陛下撤出汴京,也不失为一良策!陛下毕竟是江山社稷之所系,只要陛下在,人心便不会散!此外,等陛下车驾离开后,还要组织疏散汴京百姓,待百姓撤离完毕,军队再行入驻,以便展开顽强之防守,不但可望守住汴京,还可望在合适的时机予以反攻!金人的兵马不过五六万众,并不算多,待我从容预备起来,定然可将其击溃之!可这等方略如今已然不切实际,这才是要害所在!”

“李卿为何如此说?”钦宗急问道。

“皆因那金军来势太快,且朝廷又准备仓促,一旦陛下出走,不管路上是否安全,单说只要陛下一离开,就会招来全线的溃乱,溃兵立刻就会逃离,把百姓留下不管,而百姓由于缺乏有力的组织,多半会蜂拥出城,踩踏之事必不可免,陛下岂能忍心见此可悲一幕?溃兵与乱民四散而出,还将引发各地的恐慌和混乱,如此必将致全局难以收拾!”说着李纲长跪在地,“因此,臣为陛下计,陛下当留守汴京,担起御敌大业,勉励将士,以防哗变,抚恤百姓,以为我将士之后盾!”

李纲说得入情入理,吴敏等人表示支持李纲的建议,其中吴敏动情道:“事已至此,也只有奋力一搏了,陛下为祖宗神灵所庇佑,又得天下臣民之拥戴,只要坚固战心,定可摧破北虏!”

钦宗反复权衡,他觉得眼下出城确实有些难以自保,所以内心胆怯的他只好答应留下来,在一面准备抵抗的同时,一面命人同金人和谈。

“众卿,刻下宰执中可还有缺?”钦宗突然询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