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倾国红颜李师师> 第九章第五节 道君皇帝(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第五节 道君皇帝(上)(1 / 2)

 神霄派是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是宋时才产生的新教派,“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并对之作了如下的描绘:“高上神霄,去地百万。”

林灵素便向徽宗灌输说:“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乃是上帝的长子,主南方,号为‘长生大帝君’,继而下降于世,在人间称王,其实就是陛下您啊!长生大帝君之弟号为‘青华帝君者’,主东方,如今在摄领其兄之位。贫道便是大帝君府仙卿,本名‘褚慧’,是下降到人世辅佐帝君之治的!”

在给徽宗和自己安排好了角色之后,林灵素又给正得宠的刘淑妃定的仙角为“九华玉真安妃”,蔡京为“左元仙伯”,王黼为“文华吏”,其余童贯、蔡攸等也各有角色。

徽宗对林灵素的这套说辞是坦然受之的,进而他便开始下诏在全国各地修建“神霄万寿宫”。徽宗命吏民到各地的神霄宫去领受“神霄秘录”,朝臣中那些急功近利之徒,也靡然趋之,一时之间,全国上下掀起一股迷信神霄派与林灵素的风潮。

那林灵素每设大斋,称其为“千道会”,往往会花费数万缗钱。在大斋时,徽宗往往设幄其侧,而林灵素升高正坐,那些来问道之人都须再拜以请。林灵素的回答每次都大同小异,只不过他会经常夹杂一些戏谑之语,让徽宗听了忍俊不禁。

虽然林灵素的徒子徒孙多达两万之众,却皆是美衣玉食,朝廷专门设立了道学,并给这些徒众们设置了郎、大夫十等职位,另有诸殿侍晨、校籍、授经,以比拟于待制、修撰、直阁。林灵素本人益发受到尊崇,被升擢为“应道军节度使”,加号为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冲和殿侍晨。

怀着对佛家的旧怨,林灵素开始不断诋毁佛门,徽宗于是下诏改去从前佛先道后的顺序,令道门排在了佛门之前,这便是徽宗抑佛的开始。

徽宗的佞道之举早已令天下人言藉藉,在僧众之中更不乏非议者,偏巧这时有一位高僧威武不屈,使得徽宗越发反感佛教。

这位名僧法号“道楷”,当时正主持东都洛阳的净因禅院,洛阳府尹李寿素喜禅学,特别推重道楷,便在陛见时极力向徽宗做了推荐。徽宗于是命中使赐予道楷磨衲僧法衣,加赐四字禅师之号。

按照规矩,净因禅院应该给中使一千两白金作为谢礼,可是道楷却称不忍让院中破费干脆拒绝了封赐,经过中使再三苦劝,道楷依旧不受。徽宗闻知此事后,大为吃惊,便命李寿前往劝导,依然没能改变道楷的心意。

中使一连往返洛阳十七次,道楷依然故我。如此蔑视君权,令徽宗大为恼怒,加上蔡攸、林灵素等人的撺掇,朝廷于是以违制之罪对道楷加以惩处。

李寿无奈,只得将道楷暂时羁押到了洛阳府衙大牢中,随即有僧俗千余人来至洛阳府大堂,李寿弄巧成拙,自觉惭愧,不好意思出来见众人,只得让两位少尹过问此事。

按照朝廷律法规定,七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受杖责,所以一位少尹便故意问道楷道:“僧七十几岁了?”

“六十有二矣!”道楷如实回答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