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倾国红颜李师师> 第八章第六节 追赠待制(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第六节 追赠待制(上)(1 / 2)

 经过陈东之事,徽宗忽然觉得师师很多话还是在理的,他念及了苏轼之事,因而命人将前朝的实录呈递上来,他专门翻找了几处与苏轼有关的地方。

其中有这么一处:元祐三年开科省试,苏轼奉诏与吏部侍郎孙觉、中书舍人孔文仲同权知礼部贡举。四月四日,苏轼被传锁宿宫中,中使宣召入对内东门小帘殿中。

太皇太后询问苏轼:“有一事要问内翰,前年任何官职?”

苏轼答:“汝州团练副使!”

太皇太后再问:“今为何官?”

苏轼答:“备员翰林,充学士。”

“何以至此?”

“遭遇陛下。”

“不关老身事。”

“那,必定出自官家。”

“亦不关官家事。”

苏轼恭问:“莫非是大臣论荐?”

“亦不关大臣事。”

苏轼大惊,郑重回道:“臣虽无状,必不别有干请。”

太皇太后言曰:“久待要学士知道,此是先帝的遗意。先帝饮膳中常看文字,看得停筋不举时,内官们皆知此必是在阅苏学士文字。先帝每常道:奇才,奇才。不幸未及起用学士,就上仙了。”

苏轼闻言失声痛哭,太皇太后与哲宗也都下泪,随命赐座吃茶。太皇太后叮咛曰:“内翰,内翰,直须尽心奉事官家,即是报答先帝之知遇!”

苏轼拜辞,太皇太后命撤御前金莲烛,送苏学士归院。

徽宗读罢此处,也不禁思念起他的神宗皇父,遥想起儿时与皇父、生母的天伦时光,乃至伏案大哭起来……

神宗自幼要强,为了洗刷外侮之耻,重振汉唐雄风,一意发愤图强,弱冠之年登基后便力排众议,任用了王安石主持新法,顶着搜刮民财的恶名,着实让国库在数年之内就大为充实起来。神宗君臣由此有了拓边的底气,加上用人较为得当,所以在熙宁年间名将王韶顺利收复了河湟地区。此举对于神宗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他开始筹谋荡平西夏,可惜军制虽有微调,却仍承袭旧弊,未有根本改观,乃至军队战力甚不理想,最后招致了一场伤亡二三十万之众的大惨败!神宗闻听噩耗后三日未进食,并生了一场大病!自此后,神宗整个人从积极有为、乐观进取,也迅速变成了萎靡不振、消极失望!三载之后,神宗不幸英年去世,享年三十八岁。

徽宗的生母陈氏原本只是宫廷内一位普通的御侍,自从生下徽宗之后才升为美人。神宗去世后,陈氏自请前往守护陵殿,因整日思念神宗的旧恩,乃至悲恸伤身。侍女想让她喝粥吃药,但她却拒不听从,口称:“若能早早去服待先帝,我就满足了!”果然没多久就去世了,终年三十二岁。

徽宗此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完成父兄的遗志,虽然他大半生沉溺于书画,可始终没有忘记扫灭敌国、光复华夏故地的夙愿。

……

徽宗又翻了一些存档,注意到苏氏兄弟名扬北狄,为外夷所爱服。

元祐年间,苏轼就曾奉命接待辽使,席间行令时辽使说道:“我国如今流传着一个绝难的上联,如今我要拿出来考考贵国的才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