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重启我的少年时代> 79.重生者的无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重生者的无奈(2 / 2)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英伦三岛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

议会通过一系列法令,将银行、煤炭、航空、运输、电力、邮电以及钢铁等诸多部门与行业收归国有。

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左右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国有经济从基础设施和某些基础工业深入到了许多新产业和新技术部门,并直接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

然后那位铁娘子上台了,大手一挥,为英伦三岛带来了新自由主义思潮,把一切都交给市场。

结果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老牌强势的银行业、航空业等没有了产业政策倾斜,在和外国企业的竞争中逐渐没落,留下的空白市场也被老美迅速抢占。

所以说老美忽悠外人不眨眼,忽悠起自己盟友来也不手软。

而且忽悠老大哥人家可算得上苦心孤诣,英伦三岛的GDP数据不光鲜,老美干脆修改了GDP算法,让他这位盟友什么也不干,GDP增长百分之三十。

就问你怕不怕?

在这套组合拳之下,老大哥没有一点后顾之忧,于是开始“休克疗法”。

拿国内来说,万万不能学老美那一套。

私有化确实能让企业迸发活力,但私有化也玩不转我国这么大个市场。

就拿电网和铁路来说,私有化了,前期投入研发,哪个私人资本肯舍得砸钱,资本的目的就是盈利,不盈利的资本都死了。

这两个行业,几十几百亿资金投下去,连水花都掀不起来。

也只有国企才能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包括到后世,铁路还一直亏钱,绝对不是玩笑。

再对比一下自由世界灯塔的老美,看看他们国内的铁路运输和电力情况,就能知道哪种情况更合适。

总之,一些基础民生行业,必须也必然要掌握在国家手里,一旦放到私人手里的后果就是,最底层老百姓车坐不起,电用不起。

可话再说回来,现在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喊着“赶超英美”的口号。

大伙的信心都很足,可说到如何赶超,谁也给不出可行性意见。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实力要素不可转换。

人家欧美的先进,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某些技术能弯道超车,但某些方面,弯道超车闹不好,是会出车祸的。

发展说起来要靠谁,靠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周扬扪心自问,他就能动动嘴皮子,上辈子不是理工狗,也不是技术汪。

就算是,放到眼下也只能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国家实力的积累就像一张紧密的大网,一环扣着一环,没造出特种钢材这一环,即使空有发动机制造图纸,也很难让两环扣起来。

说到底,国家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靠某一个人,某一个行业。

而是要靠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

总结起来,没有优越的制度,只有适合和不适合自己的制度。

欧美的先进,绝对不是因为制度先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