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安乐侯> 第912章 大家都能接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2章 大家都能接受(2 / 2)

许当一听官家提到自己,并让他写一篇讲明道理的文章,这可让他心中为之一振。</p>

这篇文章若是写的好了,那可是会载入史册的。而且这还不算什么,听官家的意思,似乎是要让天下都知道他们的这些学问。</p>

自汉武罢黜百家之后,已经有一千余年没有新的学问出世。如今官家有意将科学让天下人知晓,这才是意义非凡的。</p>

“臣岂敢有负官家所托,定不辱命就是!”许当立时拱手应下此事。</p>

赵祯点点头,“你现在便写,朕明日便要发于邸报,使朝廷与各路官员尽皆知晓。”</p>

“官家,臣请官家亦将此文刊发于鹿鸣报。使百姓也能一同议论分辨。即便朝廷的诸官吏皆反对这些新学,可百姓则更能代表民意民情。”范宇这话说的含蓄,但也意有所指。</p>

官家身为一国之君,自然听得出来范宇的意思。这是怕大宋的官吏们将新学问视为异类和竞争对手,从而一同反对。安乐侯一个民意民民情的说法,便将事情的主动权,交到了官家的手中。</p>

“准了,朕亦正有此意。”赵祯脸都不红的将此事安到了自己头上,“这些新学问便是要造福于天下百姓,使我大宋国富民强的。自然要听一听百姓们想法,懂得百姓们所需才是。”</p>

范宇听到官家的话,心中暗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虽然只是这么一个说法而已,但是渐渐的总会往范宇所期待的方向发展。</p>

</p>

次日,朝廷的邸报与汴梁城的鹿鸣报,同时发出一篇造作院少监许当的文章。这文章之中,许当着重讲了方术与新学问之间的区别,又讲了这些新学,对于百姓和朝廷的意义所在。包括由此而能造出犀利火器,还有省力工具,皆为利国利民之物,又举了这些实例。</p>

整篇文章写出来,可以说一气呵成鞭辟入里,其中的理由更是从大宋江山社稷国祚绵长的高度出发,使人无从辩驳。</p>

这里面,范宇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只不过范宇并没有署名,自己还是在暗中使力才是。有官家知道,那便够了。</p>

文章刊登出来的同时,官家赵祯接着又下旨斥责,命那几个上书弹劾的家伙去大宋科技学院学习一年。</p>

“尔等若有江海之才,朕亦不吝赐教。若据有大义道理,亦可称用心于国事。然而尔等不学无术诽议于朕,实是贻笑大方。念尔等还算勤勉,便不贬官,且去大宋科技学院入学一载。若考试不过,则续读于院中不可出……若三年不过,去职夺其功名。”</p>

这道旨意一发下去,却是没有人敢反对。</p>

首先官家的理由很充分,诽议君王,这罪名可就重了。但是官家还没贬官,只是命其学习,并且还给了三年的机会,足见官家的仁厚。</p>

若是有人反对,那就是找不自在。官家受人诽议都没治多大的罪,你还要反对?即便是官家真的错了,也有权力找回来些面子。</p>

何况这个结果并不严重,谁都说不出什么来,大家都能接受。</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