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安乐侯> 第685章 形势为之一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5章 形势为之一变(2 / 2)

再说自己手下的西夏勇士们,最不怕的就是近战。</p>

铁鹞子、步跋子、泼喜军,又曾怕过谁来。</p>

“启禀大王,我们手中已经有三百余架大型投石机,如今已经给耀德城的没藏讹庞大将军送去了一百余架。”张元听到李元昊发问,便急忙拱手答道。</p>

“只有一百架,会不会太少?”李元昊皱眉道:“没藏讹庞对面,可是曹琮的二十万人马。若是少了的话,恐怕会吃亏。”</p>

“大王放心便是,大将军此时据守耀德城,在没有击败宋军之前,他会只守不攻。”张元笑道:“而且在城中使用大型投石机,也不易损坏,是更有优势的。”</p>

野利仁荣听到这里,点点头道:“大王,没藏讹庞手中的兵力有新有旧,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三万人马,而曹琮麾下则是二十万宋军。若没藏讹庞出城与之交战,多有不利。反倒是守城,更易使宋军受挫。一旦宋军有了挫折,士卒们有了怯战之意。到那时,便是我西夏勇士们收割宋人性命之时。”</p>

李元昊点点头道:“那还有两百余架大型投石机,又是如何安排的。”</p>

“臣已经命人,给白池城的祥佑军司与左厢神勇军司送了一百架。还有一百架,则送到了应理城的西寿保泰军司,以防凉州新军有所异动。”张元顿了一下,又接着道:“至于我兴庆府与西平府的翔庆军,因为前面有大将军没藏讹庞在耀德城顶着,则等再新制出来投石机即可。”</p>

“嗯,这样安排正合我意。”李元昊对于张元的安排甚为赞许,“如此,便可将宋军拦在耀德城以南。哪怕耀德城战事不利,我们也可就近支援。而宋军的运粮路线却是越拉越长,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趁之机。”</p>

野利仁荣此时拱手道:“大王,说起宋军的补给线来,我又想到了舍弟旺荣。他如今带着数万人马,还在与天武军周旋。现有白池城两大军司与天武军对峙,不如就由旺荣领兵深入宋军后方,以乱其布局。臣只是建议,具体如何当然还是大王来拿主意。”</p>

“仁荣,我知你想为旺荣开脱。”李元昊笑道:“我曾说过,战阵失利之事我不再怪他。此时你即使建议我将他撤回来,我也是答应的。让旺荣深入宋军后方,岂不是送他入了险地。”</p>

张元听到李元昊与野利仁荣谈起野利旺荣来,立时便不再开口。</p>

怎么说李元昊的宠妃也是野利氏,仁荣与旺荣两人,都算是大王的姻亲。</p>

应该如何安排,可没他置喙的余地。</p>

野利仁荣听了李元昊的话,不由得躬身道:“大王胸怀广阔赏罚分明,能免臣弟之罪,臣与臣弟对大王感激不尽。但臣弟原本就是武将,保家卫国,乃是他的职责所在。而且他手中有七万大军,正可趁宋军后方空虚之时,搅他一个天翻地覆,为我西夏大局尽些应尽之责才是。”</p>

之前自己就已经建议过,虽然李元昊允许旺荣撤回来,野利仁荣也不会答应。</p>

若是真的让旺荣退回兴庆府的话,那么野利旺荣以后,定然就一直是个闲散之人,这对于整个野利部来说可不是好事。</p>

李元昊哈哈大笑,“如此也好,只不过他手中七万人马之中,只有三万骑兵,其余都是步卒。若是深入宋军背后,恐会受其所累啊,还是有些不合适。”</p>

“大王,既然旺荣要深入宋军背后,便须机动灵活,人马太多反而不好。”野利仁荣拱手道:“便只让他带三万骑兵即可,其余四万步卒,可直接退入白池城,以增加城防之力。”</p>

“可。”李元昊点头首肯道。</p>

自西寿保泰军司撤走之后,在凉州的新军便接到了消息。</p>

由狄青亲自带了一千余骑兵,从凉州出发,沿喀罗川到达了卓罗和南军司原来所驻守的卓罗城,并顺势将这空城占据。</p>

也自此时起,大宋本土便与新军所占据的河西诸地接壤,形势为之一变。</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