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安乐侯> 第527章 只要我大宋够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7章 只要我大宋够大(2 / 2)

但是范宇并不是这类人,他自然是有办法。

“官家所问,也正是臣想要说的。”范宇想起后世的文理分科,又想起自己的百工技院,便接着道:“自我大宋立国,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太祖太宗平定乱世励精图治,使得大宋物埠民丰百姓安定。如此,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家读得起书,也才会有这许多的读书人。这虽然是好事,但是朝廷的官职却有定数,三年一取士,亦有满盈而溢患。”

“只是官家想过没有,读书人并非只有为官一条路。”范宇看向赵祯。

这话说的赵祯有些懵,读书不做官做什么,做算命先生吗?大宋街头巷尾,到处是算命先生的景象,在赵祯脑中过了一下,便有些不敢想象。

不只是官家如此想,就是两位太后也没想到,范宇会有这等说法。

“读书人不做官,能做些什么?”杨太后却是问了出来。

“有些事情,非读书人不能做好。”范宇点点头道:“天文之象,地理之学,百工之艺,农耕稼穑之道,皆须读书人方可做好。”

赵祯听到这里,便露出不屑之色道:“这不过是些闲人便能做的,只要肯出汗出力,便可为之,读书人岂会操此等贱业。”

范宇也不着急,“官家,近日那那天监的杨惟德,可曾向官家上书,修建水运仪象台?”

“此事自然是有的,与你所说的有什么关系吗?”赵祯不由皱眉道。

“杨惟德亦是读书人,所专精之道便是天文。若无这样的读书人,官家如何知四时晓节气催农耕,更不论卜吉凶。”范宇接着道:“还有便是这水运仪象台,虽是百工机关,但是其中道理亦甚为深湛,寻常匠人决难为之。若无满腹的才学,只怕连看都看不懂。”

“还有稼穑之术,受四时之季、南北之差、水旱之别,须有才学之人专精此道授农人以窍诀,可免南桔北枳,可使田地增收。更须有精通水利之学者,开山破水浇旱排涝,改赤地为良田。还有善制机关器械者,亦须读书人方可制成巧夺天工之机关,以轻民之徭役节民之力。”范宇一挥手道:“若我大宋有半数读书人为这等人才,则永无冗官之忧。”

范宇无法给赵祯讲文理分科是什么,但是不妨碍告诉他,大宋还须要各种专业人才。

赵祯也听明白了,这让让自己将读书人都分化到百业之中。

“安乐侯,你虽说的不错,然而亦为读书人所厌弃?一朝金榜题名,便是官吏,劳心制人,而非受人所制。不只为人所敬重,俸禄亦甚为丰厚。如此,岂是读书人所从他业能比。”赵祯摇了摇头,却是不信。

范宇笑道:“官家,臣曾上书,请立百工技院。其中虽名为百工,却是都须读书的。这些工匠不读六经,只读所从业之书。虽无有科举之能,但亦是博学多识精于本业之读书人。若无这等人,司天监的水运仪象台,怕是数十年内难以兴建。”

“造作院有了这等读书人,所造军器,可使我大宋军队无敌于天下,有横扫六合之能。”范宇又指了指北方和西方道:“只要我大宋够大,还怕冗官、冗兵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