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戈地图在1985> 番外——保护了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保护了谁?(1 / 2)

 (据说最近风声很紧,所以今天写写没啥关系的番外,可看可不看)

“瓦连京娜原本是个可爱的女孩,一个健康的女孩,是苏维埃保护下的花朵,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英雄母亲,但就在半年前,一场人为制造的意外让这位女孩永远失去了生育功能,这对于一位女性而言,无疑是天大的灾难。”

“但是意外的制造者却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仅仅因为他只有十五岁,根据刑法‘14岁以上16岁以下的犯罪人,只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而致成损害健康的犯罪才使用刑事责任’,而法官认为这是一场意外,所以他将会被处以教育性强制方法。”

“女孩的父亲对此极其不满,非常愤怒,他不断向各级法院上诉,给党委写信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满意的答复,在信中女孩的父亲愤怒地质问‘这太荒谬了,我的女儿也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刑法保护的施暴者而不是被害人,党和国家究竟想要保护谁?’”

这本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哪怕对于当事人而言是足以改变这个人生的事情,但是在党和国家等大事面前,确实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但如果这件事情在政治局会议中被提起,那么它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戈地图为了塑造自己亲民形象,仿造伊里奇同志时期的一项措施,启动了所谓给总书记的一封信,虽然这些信戈地图不会看,也没有看的必要。

但是他会让秘书班子给一些有水平的内容回信,塑造总书记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形象,也会让秘书班子挑选出各种材料,在需要的时候用上。

在会议上,戈地图让人挑起这个话题当然不是真的关心,某个熊孩子做了什么混账事情,反正再厉害的熊孩子也不敢到戈地图面前放肆,而是要针对苏联刑法方面一些规定进行修改,从而符合自己的心意。

戈地图在精心塑造自己的形象,他最喜欢的形象当然不是一个和蔼可亲或者体魄雄健的领导人,他最喜欢的当然是苏维埃各民族的严父。

而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采用较为严格甚至与成年人相同的刑法,是一个典型的,充满了严父风格的做法。

历史上,布尔什维克们在夺取国家政权后,面对种种社会管理问题,往往喜欢追求最时尚的,看到什么觉得最先进就学什么,普鲁士的铁路很好,我们要学,美国的泰勒制很好,我们也要学,看到有鼓吹对于青少年犯罪废除刑事责任就跟着一起学了。

而在恐怖的大清洗时期,无声生息的剪草机,像割草一样把司法界追求时髦的人士剪了一遍又一遍。

钢铁同志认为,对付熊孩子,如果已满12岁,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适用一切刑罚方法。

当然后来在玉米控使用两个原则,凡是钢铁同志做的,那都是错的,凡是钢铁同志的政策,我们都要打倒。

钢铁同志关于未成年人刑法自然是被认为属于大清洗时期不人道的行为,玉米控顺手就把它打到了,形成了目前苏联刑法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方法原则。

“我不得不补充一点,由于治安站的发展,各地干部的努力,苏维埃的治安状况呈现好转趋势,犯罪率持续下降,重大犯罪事件同比减少,但是与此相反的是,青少年犯罪现象却在持续增加。”

“最为恶劣的是,很多青少年犯罪知道自己会受到比较轻的处罚,甚至没有,然后凭借这个保护进行犯罪。”

“我们在这里不得不回顾一下,根据马克思主义,刑事犯罪的主体只限于有责任能力的人。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下的人,不构成犯罪主体,因此,也就不负刑事责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