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功高震主的伯颜
刘淮看着跪伏在地上的洪茶丘,没想到这个家伙如此给力,变相的教唆高丽人在造船的时候偷工减料,看来历史上的神风不只是天灾的原因,还有洪茶丘这个“人祸”在兴风作浪,历史上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都是劳民伤财空耗国力,这个表面上只会吹嘘拍马的高丽人,正用着他特有的手段来默默的表达对蒙古人的不满,致使元朝前后损失了近二十万兵力。
不过现在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少了800艘战船,可以带的兵员数量少了二万多,只有十三万的军队可以动用。
“大将军,茶丘愿效犬马之劳!”察言观色的洪茶丘发现刘淮此时对他的敌意已经消失,就跪伏在地上趁机说道。
看着留着山羊胡的洪茶丘,刘淮觉得此人虽然擅长拍马,但眼光独道,颇有才干,此时刘淮的手下人才凋零,却拥兵二十七万,急需大量的高级将领,而洪茶丘也可以算的上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而且本身又对蒙古人仇深似海,更为关键的是久居高丽军民总管的高位,知道高丽的虚实,将来入主高丽的时候也可以减少很多障碍。
“先退下吧!”刘淮说道。
在洪茶丘退出后,参军王仲立刻进言道:“主公,此人可以大用啊!”
刘淮点头,“却有几分才干,不过现在我军少了800艘战船,真是可惜啊!”
“可以将战船略做加固,用其运输足轻,多一份兵力就多一份胜算啊!”参军王仲进言道。
“恐怕耗费些时日啊,如今南宋危在旦夕,兵贵神速!”刘淮担忧时间不够,他不知道南宋还能支持多久。
“不然,只不过花费十几日时间,况且高丽军新附,还需笼络军心,整训数日,才能恢复战力,以供驱使!”王仲说道。
此时高丽兵虽然被打散整编,安插的高丽军官也还算忠心,但是目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确实需要几日时间来磨合队伍。
“既然如此,那就先回师京都,再从长计议。”
公元1275年5月,忽必烈派遣太子真金为监军、高丽大将洪茶丘为主帅,率六万高丽步兵分乘1200艘大小战舰前往日本增援刘淮,在博多湾登陆后,刘淮将真金、洪茶丘等人诱骗至大宰府,趁机发动兵变,收编了高丽兵马,俘获元太子真金一行人,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被俘后立刻就投靠了刘淮。
大都
伯颜过江后,捷报频传,有如雪片般飞至大都,元军三天降一小城,五天收一大城,收降的宋军兵马逾二十万,伯颜所辖下的兵马滚雪球般的膨胀,高达六十万军力,让忽必烈心中疑惧,快马下诏伯颜曰“时暑方炽,不利行师,俟秋再举。”忽必烈以酷暑将至,恐怕士兵水土不服,不利进军为理由,下令伯颜暂停进攻南宋,原地休整,巩固占领的地区。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特别在帝王手下做事,此时的伯颜麾下战将如云,兵强马壮,再加上灭宋的声望,即使是一代雄主忽必烈也难免有忌惮之心。
伯颜接到忽必烈的旨意后,却没有体会到忽必烈的忌惮,还真以为忽必烈是为了体恤士兵,就派使者上奏道:“宋人占据江海,有如野兽据险,今已扼其喉,稍纵之则逸而逝矣。”不明真相的伯颜还坚持认为此时正是攻宋的大好时机,不能因为天气的原因放弃,完全不知道此时已经引起帝王的猜忌!
忽必烈收到伯颜的奏折后,心中震怒,但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对使者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此兵法也,宜从丞相所言。”打发完使者后,忽必烈急召姚枢入皇宫问策。
作为帝王之师的姚枢在得知忽必烈心中的忧虑之后也不由的得惊异忽必烈的猜忌之心如此厚重,进言道:“伯颜才兼将相,忠于所事,不可以常人遇之,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伯颜深略善断,将三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如今渡过长江,势如破竹,收宋兵三十万,如此六十万大军,若是其有异心,麾师北上,无可挡之!”姚枢的话显然并没有打消忽必烈的疑虑,一代雄主是不会将自己放置在危险的境地,一旦脱离他的掌控就会焦躁不安。
姚枢见忽必烈仍然坚持,遂不再劝,进言道:“此时易耳,只需一纸诏书可试之,传召伯颜入大都,若其无异心,不敢不来。”
忽必烈深以为然,五月,元廷下令旨,召伯颜赴阙(朝见)。
元时的驿站非常发达,四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为传达四方文书而设置的驿站,在忽必烈的手里作用发挥到了极至,忽必烈规定每万户或百里设置一驿,每驿置驿兵五人。驿卒腰系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文书疾行,日夜兼程,沿途的车马行人如果听到铃声,必须立即避让路旁,否则重罚。而下一个站的驿兵一听到铃声,就立即整装以待。一旦公文到驿,就必须像接力赛一样,继续前传,同时在特置的文书上注明到驿的日期、传递驿兵的姓名,以备查验,特别是急递的文书甚至规定了每昼夜必须需行进八百里。
因此驿站的传递速度此时相当惊人,圣旨通过驿站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区区不过是四日有余就从大都传入伯颜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