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北玄门> 第二章 道人归家问旧事,灵童离家修道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道人归家问旧事,灵童离家修道德(2 / 2)

“我是陆临成呀!”

“是你!”陆临和一下子就挺直了驼背,眼睛睁大,死死盯着陆灵成,然后才缓缓呼出一口气:“你终于还是回来了,你可晓得你的坟都立了五十年了,有根叔和婶婶只当你死了!”

陆灵成一下子就像老了十岁,“是我不该,是我不该呀!”然后就像陆临和问道:“如今我父母如何了?”声音发颤,也是死死盯住他的眼睛,迫切想知道答案。

陆临和受不了这样真挚迫切的眼睛里放出的光,就慢慢讲道:“你不知去向后,婶婶哭了几日,有根叔四处托人,费了许多钱和精力,打听到你被个跛脚道士拐了,又四处到道观去找,几乎魔怔,家财就败了。

婶婶后来又得了一场病,渐渐没了力气,骨头都软了,只能在床上躺着,有根叔才没去寻你,只是一个劲卖力气,供婶婶吃药。

还好有个过路的异人,知道这种怪症,说是叫化骨病,打了猪婆龙和山虎,用骨髓炼了丸药,吃了两年才好,但也不能干活了,好在给你添了个弟弟,也算有了盼头。

后来张罗你弟弟成婚也都好,只是不时说,本来该是先帮你张罗的,哪有弟弟先结婚的道理。”

陆灵成听到这已经是两眼泪汪汪。陆临和又道:“有根叔早年累惨了,刚见到孙子没享两年福,就走了,婶婶虽然大病一场,但后来没有劳累,加上儿子儿媳孝顺,如今还健在。

你侄儿现今也已经成婚了,生了一儿一女。婶婶现在怡弄儿孙,比我幸福多了。”

陆灵成眼泪汪汪,白发枯槁,“是我不孝,是我不孝啊,临和,我娘现在在哪?带我见她!”

陆临和点头:“好,好,婶婶还能看见你,想来也是全了福气了,这辈子,去见了有根叔也无遗憾了。”

他领着陆灵成去,却不是以前的地方:“你弟弟勤劳,做了新房子,把婶婶接了去,原先的房子改了做柴房。”

陆灵成见物非人非,心中酸苦咸辣,不是滋味,又自我安慰,有弟弟帮自己尽孝,却不能自己骗自己,一下子竟然十分忐忑,这是真正的近乡情怯,他自己都老成这个样子,多年不见的老娘又是什么样了。

陆临和带他走着,就见了几间茅草房前,有个又矮,又瘦,的老太太坐在门前,编着鸡笼,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在追逐打闹,老太太看顾孩童不时笑笑,漫是慈祥。这时,不经意转头看到陆灵成,就楞住,陆灵成心灵感应一般,如闪电劈下,就真真切切晓得这个老太太就是他的骨肉至亲,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声音。

直到老太太站起来,小步走到陆临和边上,陆临和道:“婶婶,他是临成呀!”

陆灵成终于发出了声音:“娘!我是灵成,我回来了。”

陆母盯着陆灵成,混浊眼睛就更混浊了,干廋的手抓住陆灵成的手,终究是像放下了什么似的,缓缓道:“我的儿,你让娘找得好苦啊!”

陆灵成无言,只是看着这个干瘦的老妇人,他的生身母亲,万千言语不过一句:“儿子不孝,儿子不孝。”

陆临和见此就道:“婶婶进门说吧,我去把临邑叫上。”临邑就是陆灵成的弟弟,此时在地里忙活。

进了屋,陆母仍然不松手,仿若松了,人就会不见了。坐下才讲:“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等你弟弟回来,咱们去给你爹上坟,他至走的时候还说,这辈子就这一件事不能放下,就是丢了成儿!如今你回来了,我与他合土之后,也没了牵挂,没了遗憾。”

陆灵成又是一阵难过。接下来是见了弟弟,两人未见过,没有什么感情,侄子也来了,他们不太信陆灵成,觉得是老太太老糊涂了,信了骗子,只是老太太年月无多,为了尽孝,也不想当面对峙陆灵成。只是当陆灵成到了陆父坟前,又哭了一次,说了许多外人听得肉麻的话,还磕了头,不由得又信了的确是失散多年的哥哥。

老太太了了心事,转悲为喜,说道:“临成回来是我们家的大喜事了,临邑快叫你媳妇儿张罗一桌,我今儿要喝酒。”

陆灵成见老太太情绪波动太大,生机却渐渐消失,只怕喝了酒,睡上一觉,就再也醒不来了。于是哄老太太道:“儿子当年是遇到了仙人,把我带到岛上烧炉扇火,炼就仙丹,我偷偷学了,炼成了丹药就回来了,不想已经过了六十年了。”

乡野之人,听说如此,多是深信不疑,大感惊奇,什么悲喜,怀疑都变为了惊奇,陆灵成就把丹药拿出,用酒化开,让老太太服了,老太太不肯:“我是进土的人了,有这样的仙丹也是你辛苦练得,还是留给你自己吧。”

果然是慈母本性,边上人,特别是弟媳妇和侄媳妇都快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就差说不要给我呀。

陆灵成道:“我在岛上炼丹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不仅是您,家里人人有份!”老太太这才喝了,喝到一半,却又啜泣起来:“可怜老头子没有福分,我吃了丹丸,却又得和他阴阳相隔,本来想就这两年就要见他,把你寻回就更没了憾事了,如今却又要他一个人在阴间受苦,我怎么肯再享福份呐!”

老太太喝了灵丹化开的酒半碗就不肯喝了。陆灵成没法,就又化开两颗丹药进了一坛米酒中道:“以后每天喝一两,弟弟,弟媳,侄子侄媳都可以调养身体,长寿延年。”侄媳妇道:“大伯,我的两个孩儿呢?”

陆灵成最喜欢这一男一女两个侄孙,见其没有长成,就想看看有无灵根。这些延寿的丹药对他们算是无用,那丹药是用来补不足的,孩童自满没有不足,吃了反而会流鼻血。道:“我准备带大家搬到仙岛去住。”

老太太此时耳聪目明,陆灵成估摸着,半颗丹药效果只能延缓死亡,不能延寿,心想到了岛上一样能延寿,活到百岁无忧,老太太七十几岁,起码还有二十几岁好活呢。

谁知老太太道:“我不走,我走了你爹怎么办,年年岁岁谁给他烧纸?”

陆灵成没想到这个,若是说些迁坟的话那是大逆不道。心想把陆家坳,全村的人都迁走吧!只留些不愿走的,给些钱货,多买些田来当祭祀祖宗的基业,但现在是不能说出口的。

陆灵成只好对老太太道:“不走,不走。”陆灵成本来回家算是完了一桩心事,但修仙的斩断红尘是有道理的,踏上这条路,怎么能够尽全孝心?但神仙也是人做的,更何况陆灵成离成仙还有十万八千里呢,自然有凡心,只盘算着花些时间哄老太太。

有利自然亲,喝了灵丹化开的酒,都有些醉色,感觉身体变年青了,哥哥,伯伯也就叫得亲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等老太太睡了,陆灵成就跟弟弟说了实话,他现在多少算个岛主,以后还是个掌门,说不定还能当上个族长。陆临邑听说子孙能成为仙人,自然是高兴的,还问他自己有没有仙根?陆灵成又没有测灵盘,自然不能说他有没有灵根。就算有五十岁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前途。

随后又找里正谈了,又去了县里,显露了手段,说是要迁走一批人口,自然没有不应的,还把几个机灵后辈交给了陆灵成。没想到第三天就有修士找上门来了,这是灵官,琉夏国是李唐仙朝的蕃国,也要严密查探魔修。

了解不是魔修后,反而在海外博出一片基业也大感佩服,那人不过炼气五层,陆灵成给了他几粒用不着的丹药,就让他帮忙报备了。只是终究惊动了琉夏国,如此要人口就需要买卖了,毕竟人口算琉夏国私产。只是琉夏国也给陆灵成面子,只按男女老少四人一组,十组算一颗丹药。只是陆灵成心底还不是滋味。

也不知陆临邑用什么办法说动了老太太,答应搬走,还是常年在身边的人懂得一个人的性子。村里在外的人都回来了,足有一千三百多人口,但除却想留下的七百人口,只有六百人口愿意走,愿走的都是一家子都说动了,或是单独一人的,陆灵成见虽然没预想得多,但也够了,本地族长连夜叫人抄下族谱交到了陆灵成手里,叫陆灵成千万要照顾好这一支族人。

之后就是迁徙到海边了,一路上竟然有个小孩远远地跟着,直到上了船,被人捉住,陆灵成才出面。他注意到这小孩很久了,他此时像个乞丐了,没想他有毅力竟然跟着走了一千多里,从一个普通孩子变成这个样子。

陆灵成道:“你这小孩,怎么跟了一路?”那小孩道:“我也不知道,我从县令家逃了出来,看见你们走,就跟着,有饭吃。”

陆灵成仔细问道:“你之前是干什么的?”

“我是县令小妾买来的,她要我干不好的事,我不答应,她就饿着我,我就逃了。”

陆灵成找来县令塞给他的后辈们问了问,确定了他是清白身,就收了他。问他名字,说是叫白振,陆灵成觉得这个振字寓意好,越看他越觉得他像个灵苗,又觉得他有大毅力,心性光明,就有了收为弟子的想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