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士家达成相关的协定之后,太史慈随即与李儒起身返回封溪,然后派出甘宁、关平和王路三人前往龙编接收士燮家族提供的各种支援,最关键的是接收那三万南夷士兵。
太史慈对二员虎将说的清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三万本地士兵适应护国军的管理和指挥模式,能够与南下的正规军和睦相处,真正成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友军,而不是只会吃干饭的鱼腩部队。
说实话,甘宁此次南下,身份还是比较尴尬的。他是奋威营的统领,原本手下有五千嗷嗷叫的兄弟,在北方的海面上那是可以横着走的角色。这次南下,太史慈点名让甘宁南下作为先锋大将,直接在自己帐前听命,可他与关平、王路二将不同,人家手下一个管着三万青淮军,一个管着两万陆战士兵, 而甘宁现在虽然级别与二将相同,但手下却没有兵,就是个光杆。
正因如此,甘宁本来十分眼红这三万本地土著,虽说士家招募的这三万黑黑瘦瘦、个子矮小的士兵看着有些羸弱,但作为地道的蜀人,他可是知道土著士兵在吃苦耐劳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可挖,而且十分适应南方的山地密林战场环境。如果太史慈能够将这三万部队划给他统率,甘宁有信心让这些本地土兵草鸡变凤凰,在攻打益州的过程中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甘宁心里头的这点小算盘,太史慈再明白不过,但他是三支军队共同的统帅,他的眼光看得更为全面和长远。在他心里,同样十分重视士燮手下这三万土兵,因为这些本地土兵就是最好的向导、最好的通译、最好的后勤粮草军,还是最好的身份掩护。太史慈之所以让士燮给大军备下几万套当地土著的衣服,打得就是“黑吃黑”的主意,以土著部落的身份杀进滇池,让司马懿本蒙在鼓里!
太史慈没有告诉甘宁的是,他计划将三万土著士兵平均分给甘宁、王路和关平三人,然后再从青淮军中抽出一万人、从陆战旅抽出五千人给甘宁,使得三员虎将各自统率一支兵力基本持平的部队,这样便可以形成左中右三路大军,或者前中后三路大军,无论是发动攻击还是防守,都显得更加合理均衡。
王路和关平二将的心态与甘宁相比,又有明显的不同。虽然他们现在手下不缺部队,但这两个家伙也不是头脑简单的将领,他们同样明白吸收一部分土著士兵加入自己的部队,对于完成接下来的作战任务有很多的好处。所谓的“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王路和甘宁二将可不担心手下士兵多了管不过来。
三员武将当着太史慈和李儒的面,立下了军令状,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分给自己的一万士兵训练的符合太史慈的标准和要求。
从中军大帐中走出来后,三员虎将立即抽调最为精干得力的部下,准备了一些自己以为用得上的东西,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了龙编。甘宁手下虽然没有直属部队,但他在南下的海上时间早就把军中的中层将领认识了一个遍,那些将领适合练兵他心里也有数。太史慈虽然没有明说要给甘宁配备一支部队,但却要求王路和关平要先紧着甘宁先挑一批手下,也算是对甘宁的补偿吧。
三员虎将来到龙编,便见到了已经集结完毕的三万本地夷兵。大家一合计,便采取抓阄的办法,排出一个先后顺序,抓到写有“一”字的人首先挑选一万士兵,后面以此类推。
关平运气最好,挑了第一,便咧着大嘴先挑了个万人队,然后十分得意的带着部队离开了龙编,直接开赴位于封溪与龙编以北的望海县,在那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封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