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乘天> 第十四章:佛光耀少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佛光耀少林(2 / 2)

十二月五日,佛光王满月,高宗请玄奘大师为佛光王剃发受戒,并敕令度于阗质子在内的七人为僧,以代替皇子出家。次日,玄奘大师以金字《般若心经》一卷、《报恩经》一部、袈裟法服一具、香炉、宝字香案、藻瓶、经架、念珠、锡杖、藻豆合等法器,送给弟子佛光王。

这位佛光王,就是后来即位成为唐中宗的李显。唐中宗李显在景龙四年(710年)正月,将宗女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而金城公主就是雪域吐蕃继松赞干布之后最伟大的赞普赤松德赞的母亲。

显庆二年春二月,高宗驾幸洛阳宫,并敕奘师陪从,随带译经僧五人,弟子各一人,住积微宫,继续译经。

玄奘的故乡在河南洛川缑氏县东南,少室山少林寺西北岭下的凤凰谷陈河村。八月,玄奘回陈河村的陈氏祖庭祭祖,与老姊相见,又游览旧廛,问访亲故。二十一日,玄奘奉迎父母遗骨回乡,改葬在凤凰谷西原。高宗敕令礼部,其营葬所须的一切仪式费用,全由朝廷供给。当日,洛川道俗,从赴观礼致祭者达一万多人。

迁葬礼毕,少林寺僧人殷勤劝请伏虎罗汉归隐少林。于是,玄奘在九月二十日,请旨入少林寺翻译,奏曰:“……但断伏烦恼。必定慧相资。如车二轮。阙一不可至。如研味经论慧学也。依林宴坐定学也。玄奘少来颇得专精教义。唯于四禅九定。未暇安心。今愿托虑禅门澄心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絷意象之奔驰。若不敛迹山中不可成就。窃承此州嵩高少室。岭嶂重叠峰涧多奇。含孕风云包蕴仁智。果药丰茂萝薜清虚。实海内之名山。域中之神岳。其间复有少林伽蓝闲居寺等。皆跨枕岩壑萦带林泉。佛事尊严房宇闲邃。即后魏三藏菩提留支译经之处也。实可依归以修禅观……”

高宗览表后,亲笔回书玄奘,不同意奘师隐于少林,书曰:“省表知欲晦迹岩泉。追林远而架往。托虑禅寂……何必太华叠岭。空寂可舍。岂独少室重峦。幸戢来言。勿复陈请。则市朝大隐。不独贵于昔贤。见闻弘益。更可珍于即代。”

玄奘于是题《中岳山》一偈,赠少林寺僧,偈曰:

孤峰绝顶万馀嶒,

策仗攀萝渐渐登;

行到月边天上寺,

白云相伴两三僧。

显庆三年(658年)二月四日,玄奘随高宗返回长安,与王玄策一起协助弘文馆史官编撰《西域图志》一百卷。《志》成,高宗复遣王玄策为西域大使,奉佛袈裟再度出使印度。王玄策于显庆四年到达印度,受到五印诸王的种种礼遇,于显庆五年(660年)九月到摩诃菩提寺,以大唐袈裟献佛,龙朔元年(661年)回到长安。王玄策晚年,将前后三度出使西域的经过写成了《中天竺行记》十卷(现已失传)。

显庆三年七月,玄奘居西明寺,度沙弥海会等十人为弟子,不久又还居慈恩寺译经。十月,译《入阿毗达磨论》二卷,释诠、嘉尚笔受。显庆四年,在大慈恩寺译出《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十二卷,普光笔受;《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普光、神昉、嘉尚等笔受。

自开创新译以来,玄奘门下有弟子三千,达者七十,其中擅长瑜伽的有慧景、神泰、文备;讲究唯识的有圆测、慧观;通晓俱舍的有普光、法宝;通解因明的有靖迈、文轨。还有精通各乘的窥基、栖玄、会隐、惠立、明睿、义褒、普光等众多弟子,他们都是称誉古今的佛门龙象,其中最著名的是神昉、嘉尚、普光和窥基,被称为“奘门四哲”。

下一章:奘门四哲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