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乘天> 第十二章:大雁和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大雁和鸣(1 / 2)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玄奘回到大慈恩寺,专务翻译。其间无弃寸阴,每日制定译经的课程,若白天因事未能完成,则晚上抽空补译,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再礼佛禅修,至三更暂眠,五更复起,每日午斋过后和黄昏二时,为本寺弟子及诸州学僧辨难释疑,讲解新译经论及因明学说。众弟子殷勤请示教诫,奘师亦皆酬答处分,无复遗漏;又与寺中大德研讨法理,评述诸家异同;又为僧俗学众讲述少年时在国内游学及游历西域诸国时的种种见闻,其间高谈阔论,兴致盎然,竟无疲怠。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正月,瀛州刺史贾敦颐、蒲州刺史李道裕、谷州刺史杜正论、恒州刺史萧锐等朝廷大员,利用公务之暇,到大慈恩寺参见玄奘大师,请受菩萨戒皈依佛门。玄奘为他们广说菩萨行法,勉励他们事君尽忠临下慈爱黎民,群僚各舍净财供养三宝,然后欢喜辞去。

九月,高宗下诏,舍宜君县凤凰谷的玉华宫为佛寺,名玉华寺。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玄奘为了安置西域所请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兼防火患,计划在大慈恩寺端门的南面建造一座佛塔。于是,玄奘按照天竺窣堵波的式样,设计了一座高达三十丈的石砌佛塔,奏表朝廷请旨兴建,拟显大国之崇基。

高宗闻奏,即敕使中书舍人李义府回报奘师:“师所营石塔工程浩大,恐难以速成,宜改用甎造。亦不愿师辛苦,今已敕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尽人力财物相助,足得成办。”于是改用砖土营造佛塔。

奠基之日,玄奘亲自负篑畚,运土搬砖,并指导施工。

两年后,一座造型简朴、气魄宏大的巨塔拔地而起。塔分七层,上五层,下两层。宝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连相轮、露盘在内,外塔全高一百八十尺,最上层以石为室;地下两层为地宫密室,密室内布置着庄严的曼荼罗,曼荼罗内又有宝函,安置着佛陀真身舍利、佛像和梵本经文等宝物。

在宝塔南门洞东西两侧的砖龛内,分别镶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高宗李治撰的《述圣记》两碑,两碑文都是由书法大家,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书写。

慈恩塔落成之日,高宗亲临参加佛塔的开光仪式。

高宗问:“奘师,这座巍峨庄严的佛塔当称何名?”

玄奘大师对高宗及在场僧俗讲了一个故事:

在中印度那烂陀寺东行三十多里的山上,有一座寺院。从前,那里的僧人修习的是小乘的渐法,允许僧人食用不是我杀、不因我杀、我不见杀的“三净肉”。一次,寺中食物短缺,负责煮食的比丘一时彷徨无措。刚好这时,一群大雁从他头上飞过,比丘对天戏言:“今天僧人的膳食不够,大菩萨应该知道是时候供养出家人了。”此言一出,领头的大雁立即应声而回,它一声清鸣,铩翮云天,然后从高空直坠而下,投身到比丘面前死了。比丘见状大惊,于是遍告众僧。寺中僧人听说之后,都惭愧惊惧,围着大雁悲叹哭泣。他们互相告诫:“这真是大菩萨啊!我们是什么人,敢吃祂的肉呢?如今大菩萨来教化我们,我们应当依大乘而行,从此不再食肉啊!”他们于是便建起灵塔,供奉这只引导他们趣向大乘佛法的大雁,那座佛塔就名为“大雁塔”。

如是因由,长安大慈恩寺的佛塔便命名为“大雁塔”。

大雁塔落成之后,大慈恩寺与曲江池也成了京师长安的一处著名风景名胜,是文人墨客吟咏会友的好去处。唐神龙年以后,新科进士及第,天子赐宴,于曲江池聚会宴饮,慈恩塔下题名,相沿成俗,这就是人们说的“曲江宴饮”和“雁塔题名”的由来。历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名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曰: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