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乘天> 第十九章:取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取经(2 / 2)

《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晚年的作品。此论是《大乘阿毗达磨经》之摄大乘品的释论,内容共分十章,说明十种殊胜,并述有大乘佛教真是佛说的意趣。玄奘在国内游学时,已对此论有深入的研究。此论的十种殊胜是:

一、阿赖耶识为偏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所依;

二、将一切所应知的法,分为三所知相来说明;

三、由修唯识观而悟入唯识性,就是悟入所知相的真实性;

四、要悟入这个唯识的实性,必须修习六种波罗密多,尚未悟入唯识性时,所修者是因,证入唯识性以后,所修者即是果;

五、初地以后的圣位菩萨,于十地中,仍是修习六波罗密多;

六、诸地之中菩萨所修的戒学,表明他们不是修的声闻小乘戒,故称菩萨律仪。

七、诸地菩萨所修的定学。定以心为主体,故称增上心。

八、菩萨所修的慧学。无分别智含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者。菩萨还离一切法执分别,故此三智皆称无分别智。

九、修习那戒、定、慧三增上学所得的果。此果是断烦恼障及所知障而得的果,故称果断。无住涅槃是不住于生死也不离于生死之义。

十、从果的断障寂灭而言,是无住大般涅槃;从果显现的智慧而言,是圆满的无分别智,亦即是八识转为四智而成就三种佛身: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即是“自性身”佛;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即是“受用身”佛;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即是“变化身”佛。

《唯识抉择论》是《唯识三十论颂》的释本,论述唯识外境是内识的显现,唯识无境的观点。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