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乘天> 第十章:同登彼岸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同登彼岸 一(2 / 2)

惊恐的十八精骑欲逃无门,只能在原地受死。可是,禅杖的烈焰并没有消灭他们的神识,而是为他们除去身上的锁镣。十八精骑感激涕凌,他们献出了十八颗金刚骷髅,串成项链,披挂在悟净金刚身上。

悟净金刚身披十八金刚骷髅,威猛地示现无畏生死。

陈慧夫妇围绕玄奘飞行七匝之后,率领众灵的神识向西方三圣飞去,进入阿弥陀佛手持的红色莲花之内。

在洪江渡口,玄奘脚踏一根竹竿,顺水而下。这就是当年漂流的路径啊!当年父母遇害,自己只身漂流的情景历历在目,玄奘无限感慨。

江流儿回来了!在当年法明长老救起江流儿的岸边登陆。一上岸,玄奘就直奔金山寺。可是他看不见昔日熟悉的身影,如今的金山寺只剩下一遍颓垣败瓦,师父和众僧不知所终。玄奘只好下山到高家庄,他要拜见养母宋妈妈,还要依菩提祖师之命,传法给高翠兰。

高家庄的村民认得这个风尘仆仆的年轻僧人就是当年的江流儿,他们纷纷过来顶礼、供养玄奘法师。

他们告诉玄奘这几年间发生的事:

法明长老早已虹化飞升,而金山寺已于武德九年五月,被唐高祖李渊下诏拆毁,僧众已迁往京师的各大寺中。

原来,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傅奕连续上疏七次,请求废除佛教。

唐高祖诏令百官议论除佛之事。朝臣中信佛者较多,而中书令萧瑀带头回击傅奕,力陈傅奕为妄说:“佛,圣人也。奕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但傅奕与萧瑀唇枪舌剑,激烈论争。傅奕说:“礼本事于亲,终于奉上,此则忠孝之理著,臣子之行成。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瑀非出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萧瑀气在当头,一时无言以对,最后一合双手,喃喃地说:“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傅奕仍在不断上疏,萧瑀等人也在不断劝阻。

高祖便以此事询问僧人,想看看僧人们的反映如何。他把傅奕的上疏传给僧人,然后问:“你们出家,对国家有何好处呢?”沙门法琳立即撰《破邪论》说:“佛教彻万法之源,孔老之言不过是一方之教。凡出家者,守志弘道,扬善兴福,启迪昏蒙,对国家的好处着实不浅。”明概法师作《决对论》,指责傅奕以八事诽谤佛僧。秦王李世民府典仪李师政、记室虞世南受李世民嘱托,纷纷出面为佛教撑腰打气。

此事影响越来越大,波及越来越广,已不止是佛教的兴废问题,道教也被牵扯进来。李师政作《内德论》,称佛教之所明,为黄老之所未喻。沙门慧乘作《辨正论》,破斥道教之说。道士们见自己无辜受到攻击,也纷纷起来反击,不断上疏批判佛教,以维护自家。

当时唐高祖左右为难,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又见寺观“邻接廛邸,溷杂屠沽”,认为傅奕的奏疏颇有道理。为结束争论,唐高祖于武德九年五月下诏,令大理寺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责令“其精勤练行者,迁居大寺观,给其衣食,毋令缺乏。庸猥粗秽者,悉令罢遣,勒还乡里。京师留寺三所,观二所,诸州各留一所,余皆罢之”。

同年六月,皇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图谋秦王李世民,六月四日,世民率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伏兵玄武门,杀死了建成、元吉。李渊遂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渊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一登基便大赦天下,宣布停止了裁汰僧道二教的诏令。

虽然高祖裁汰僧道的诏令只执行了很短的时间,但也拆毁了一些寺庙,其中有洪江下游的金山寺以及长安城外的泾河龙王庙,还由此引起了一段泾河龙王与李唐宗室之间的诤讼。

玄奘听闻法明长老已虹化飞升,心中生起无量的喜悦。

玄奘信步而行,来到了明德书斋。

村民告诉玄奘,宋老夫人也于三年前在吉祥的征兆下安然辞世,而高翠兰现正隐于山中修炼。

说起翠兰姑娘,村民们无不肃然起敬。她在家孝敬母亲并和母亲一起修持佛法,母亲病重时,翠兰亲赴太白山,请来药王孙思邈为母亲治病。宋夫人去世后,她便追随孙思邈学习医道,此后一直以精湛的医术为大众治病,在高祖汰僧的日子里,翠兰姑娘一直勉励着大家,至使高家庄内无一人退转菩提心,现在是家家有佛堂,人人念弥陀啊。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