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白马掠三国> 八百八十七 剑指朔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百八十七 剑指朔方(1 / 2)

 狂岚冷风啸,平澜入北川。

并州,朔方郡。

作为汉代边疆的北方边郡之一,朔方郡,设置于西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

大军自云中郡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河谷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朔方郡,正位于汉王朝国都长安城的正北方,因此取《诗经》中“城彼朔方”之意: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狁于襄。

寒风呼啸,微冷拂过大地,马蹄轰鸣如雨点,密密麻麻的震动地面。

游散的边骑,保持着他们巡逻备塞的策略。

这些边郡,几乎每年都被鲜卑抄掠骚扰。少的时候来个百十骑,多的时候成千上万。

春日间青黄不续来打打草谷,秋日中膘肥马壮也去一趟抢粮食,就连冬日里草原上寒蔽不堪,也要来寇边抢点衣服御寒。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官员认为过去朝廷每年派兵卒轮流守卫边境,但这些兵卒不熟悉敌情;不如选派携带家眷前往垦殖的人员,修筑起高大的城墙和深广的壕堑。

于是,他们特意在城外和城墙上布置防御工事的前提下,再在城内兴筑一座子城,城内长宽各约150步;在重要战略地方和交通要道上建筑的城郭,城内的居民不要少于一千户。

这项建议后来在武帝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由守卫边境的士卒屯田和内地移民实边,既是保证新置郡县有重兵驻守,以备随时应战,又是避免远途运输,就地解决军需口粮。

高峻的阴山,本来就是一条天然屏障,秦汉长城通过这一带崇山峻岭时,只是在一些较为低矮的山岭以及平坦的川地上筑有长城。

在陡峻的山峦上只是在岭颠或山麓筑有烽燧,以便瞻望和传递信息。

汉军在山谷口外修筑的小城,驻兵戍守,管领附近的烽隧。

这些规模不大的小城,秦代称为“戍”,汉代为“障”和“塞”,也只有都尉治所的小城面积较大些,才称做“城”。

鸡鹿塞,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窳县西北方的一座军事小城。

小城全用石块垒砌,用大石块垒砌城墙外侧,外表垒砌整齐,中间填充较小的石块和砂子。

南面城墙正中开设城门,宽约3米,并加筑有方形瓮城,城墙的四角还筑有外向突出的角台。

进入城门后,见有一条紧贴南墙东半部内壁砌起的斜坡形蹬道,看上去颇有所用。

夕阳下的余晖照亮大地,这座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的城池散发出一股风雨飘零的孤寂感。

按理来说,长期遭受外族洗礼的小城,应该是冷寂人烟稀少的。

不过,此时,小城城外上空,却是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下方一座延绵无尽的大营屹立在哪里,各个身披铠甲的精锐士卒一脸的凝重之色。

一个个将士,顶盔惯甲、手执兵刃、整齐肃穆的屹立在漫天的冷风之中,寒风夹杂着冰冷的凉意,就像一把把小刀子般刮过众人裸露在外的脸庞和手背上,带来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