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赝品帝国> 第一百零五章 事有蹊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事有蹊跷(2 / 2)

“信!俺咋不信?”辛弃疾以前和庆王是什么关系,鱼寒并不太清楚。但他知道,在李凤娘的步步紧逼之下辛弃疾被迫参与到储位之争中投靠庆王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而一旦他做出了那个选择会想尽办法为庆王提供保护也就理所当然。

“庆王?幼安贤弟,莫非你发现了什么?”鱼寒轻而易举就答应了辛弃疾的要求,朱熹却因为骤然得到这个消息而感到震惊,以至于他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些许紧张。要知道庆王可是孝宗皇帝的亲儿子,更是大宋的储君人选之一,虽说以目前的情况看是落了下风但若是连他的生命都不能得到保障,这天下还有几个人能是安全的?

“一无所获,某也宁可自己是在胡思乱想,然……”即便是已经知道小院处在最严格的保护当中,辛弃疾还是忍不住再次朝外张望许久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愚弟当元晦兄亦是忠贞之士故才敢率性一言,还望兄切莫……”

“幼安贤弟若是信不过朱某,大可不必多言!”有些生气,更多的则是以退为进的手段,朱熹很清楚如果辛弃疾真不想说的话根本就不会提及这个话题。

“多年不见,元晦兄这招激将法可是越来越……”不太好意思对一个当世大儒使用拙劣一词,辛弃疾似乎并没有要增求鱼寒意见的想法,或许在他看来毕竟大家当年都有过并肩作战的情谊在,这个小混蛋本就应该是站在庆王一边的吧。再次长叹一声,这才缓缓言道:“旧年庄文太子突然离世,不知元晦兄有何看法?”

“这……”朱熹又不是某个心理极其阴暗的小混蛋,再说了即便是鱼寒在得知此事后也没发表过任何看法,这时骤然被人问及也只能是极为尴尬地一笑,等待辛弃疾为他答疑解惑。

在医疗技术水品虽能称雄于这个时代却远远谈不上发达的大宋,亦巫亦医如同当年朱熹给鱼寒请的那位廉价牛大夫的骗子满地都是,开错药闹出人命的事更是屡见不鲜。但问题是,能够进入太医院的会是庸医么?况且就算真有那么几个混饭吃的家伙给稀里糊涂地开出了一剂错误的药方,没有点缘由会轻易就通过层层审核最终递到太子的面前?古代感冒都能要命,那指的是寻常百姓好不好?

枢密院知事辖刑部经验最丰富的判官查办太子薨逝一案,如此高的规格足以说明了朝廷的重视,而且这些人下手也着实够狠的,当日在太医院值班的十八位太医被他们弄死了十七个。得出的结论也是铁证如山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只不过很难让官家让天下人等信服而已。

乾道三年六月中,太子上书请议接替名将吴璘出任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的虞允文在巴蜀一地选贤任能、开荒种粮、整军备武,八月太子就因小病而被误诊。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吗?不知道,反正辛弃疾是在“无意间”从某个办案人员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知道案件刚查到点眉目的时候就因遭到了一股强大势力的阻击而只能草草收场。

能够让大宋朝正二品的枢密院知事都感到莫名恐惧而放弃追查案件真相,能够让大宋官家都不得不强忍丧子之痛接受那个不靠谱的结果,这股强大的势力来自何方同样没人敢说,却是显而易见。

“莫非……莫非贤弟说的是……”朱熹不是大宋朝臣,也完全不用担心会在众多青壮严密戒备之下让人听到什么,他甚至不用为在家中豪饮之后说的醉话而负上任何责任,但他最终还是没敢把那两个字给说出来。

“哎……时也势也命也,此案之真相虽昭然若揭,却也怕是要到百年之后方能有水落石出之日。”叹息着,辛弃疾根本不可能知道别说是百年,就算是千年之后这事都还一直延续着赵愭倒霉碰上庸医而丢掉小命的说法。

辛弃疾无比悲愤地遥望着北方,朱熹却久久不能言语,或许他已经体会到了孝宗皇帝做出这个选择的无奈。被人用极其卑劣的手段谋害了大宋朝未来的君王,查下去又能怎样?展开报复吗?那可是兵强马壮的大金国,不是能够被鱼寒这种小混蛋就能趁其内乱肆意欺凌的蕞尔小邦。当年大宋拥兵百万都被金人赶过了长江,如今的孝宗就更没能力进行反击,因为隆兴北伐的失败已经足以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大宋朝的根基早已被朝臣们掏空。

这是一个不害怕被人揭穿的阴谋,或者说是一个最为严厉的警告。做出这件事的人其实很清楚,大宋不靖朝堂无以整军备驱鞑虏,大宋官家在多方掣肘之下就算是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也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否则他还能怎么做?再为大宋多揪出一个秦桧之辈,然后留给其后人翻案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