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象山县那些有异心的地主尽数驱赶之后,兴华保民军再下一令,强征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奴仆入伍。
这则命令,一是为了掌控这些刚刚被迫易主的奴仆,避免他们因原主被驱赶而心生愤恨,从而有机会犯上作乱;二是为了从中挑选一些体力相对较弱的奴仆,充作军方的民夫。专事军队后勤之事。这是为了分担协民军目前承担的职务,将一些相对无关紧要的杂物分担出来,就能让协民军可以更加放开手脚,从而专注于加强军事训练,争取早日能够成为保民军的补充兵力。
在平定了象山之乱之后的第三天。
夏国,云州蜀城,大将军府的门口。
这时的将军府门外,比寻常来得更加庄重严肃,一队队军士列队分于两旁,正在恭候着某位大人物,等着他发号施令。
云州大将军张光武,穿着盔甲,佩戴长剑,在数十位亲兵的拥簇之下,走出大将军府。今天,是张光武奉旨奔赴战场的日子,此刻,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领兵出战。正是他,将要率领门外这些英勇的将士上战场。
“儿子,我祝你百战百胜,大捷而归!”
“父亲,儿子也恭祝你大胜而归!”
“夫君,早些回来,我在家等你!”
张光武的家人,一早就列席一旁,站在门口,恭送张光武。他们一致望着张光武骑上马,带着殷切的目光,纷纷给予祝福和鼓励。
“放心,我一定大胜而归!”张光武大手一挥,回应了家人的热切期望,而后策马前行。随着他的动作,门外的军士也一致驱马紧随其后,奔赴战场。
原本,张光武还想着多一些时间练兵,再上战场。可是,皇帝的圣旨来临,张光武不得不领兵出征。
那十万蜀军就在蜀城之外,等候他们的统帅――张光武。
蜀城知府欧阳德仁站在蜀城的城墙上,望着开赴前线的蜀军,内心安定。欧阳德仁也有圣旨,皇帝命令他,尽一切可能辅佐大将军张光武,消灭兴华军,收复国土。欧阳德仁非常开心,皇帝没有把战争的因,归到他的头上,他躲过了一劫。接下来,蜀军必须胜利!
至于关押在知府衙门的兴华商人,则被欧阳德仁选择性地遗忘了……
十万蜀军出动不到一刻钟,蜀城内的一个隐秘的院子里,兴华帝国蜀城情报站,一道电波,传向象山县。
很快,兴华保民军及时获得了蜀军出动的消息。
秦征国、赵昌得到蜀城敌军出征的消息,有些吃惊。虽然早就知道云州准备了十万大军,但是蜀军一直没有动作,秦征国等兴华军官便也一直安心在象山县准备战事。忽然之间,闻知敌军将至,秦征国与赵昌也不得不震动。两人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赵昌,我们的援军还没有到。在敌军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秦征国严肃道。
“是,我也有同感。”赵昌说道。
秦征国想了想,面色一沉,说道:“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增加敌军的麻烦。”
“坚壁清野!”赵昌道。
“没错,我想的就是这个。”秦征国道。
“我去命令侦察连,在象山县东北方向,适合扎营的乡村,全部烧了,还给水井投毒。”赵昌说道。
“既然做了,那就做绝一点。把方圆百里的百姓,赶入象山县。同时,云州盆地百姓中间散布谣言,蜀军将会杀良冒功,任何县城以外的百姓,都将会当成兴华军的奸细杀害。”秦征国道。
赵昌领命,走出指挥部。
又过了三天,有一支夏国蜀军前锋一路无阻,来到象山县百里外的一个村庄。
云州武将世家的季家子弟,季云来率领夏国蜀军五千前锋军,抵达一处名为“李家村”的村庄的村口。
“这里是李家村,派兵进村查探!如果没问题,我们就在此村扎营。”季云来说道。
“是,将军。”一名亲兵带着几名士兵,骑马闯入村庄查探。
不一会儿,亲兵返回,面色难看向季云来禀报道:“将军,村庄内的房屋,除了茅草屋,年老的村民,大多数房屋都已被烧毁。而且,因为传言蜀军会杀良冒功,所以青壮与孩童都躲到山里,避战乱去了。”
“一派胡言,这肯定是兴华军散布的谣言!”季云来震怒不已。他没想到蜀军还没到,便已失去了不少的民心。
“不仅如此,据年老的村民描述,他们的村里的井被投毒了。他们喝的水,都是接的雨水。如若没有雨水,便只能远远进山里,找溪水饮用。”亲兵道。
季云来骑在战马上,陷入沉思,他的身后的大军一动都不动,等待他作出决断。(未完待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