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骄宠> 224 退亲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 退亲了(1 / 2)

 京都风云变幻,时时刻刻都有新的闹发生。

然而,即便周世锦又和陈显世子大闹艳.月楼,因为和外地人抢头牌而大打出手;或者是京都某员外的女儿,和某某某偷.,被人发现后,又是杀人越货,又是盗宝偷财,最后还和.夫私奔了;再或者是,朝中某位大员年过六十,还宝刀未老,滴滴的小妾又为他添了个八斤重大胖小子;这样的消息,在京城中引来的闹,有多么的让众人捧腹大笑、啼笑皆非,近几京都百姓最为关注的,却还是有关池府的姑娘昏迷不醒的消息。

不过是池玲珑昏迷的第二天,原本等着看闹的京都民众,便当真等来了闹看。

先是太后宫里的谈嬷嬷,及太监金宝公公,每人带了十多个宫娥和太监出了宫,进了康郡王府,随即,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宫里莫名其妙的竟又又下了一道懿旨。

那懿旨文绉绉的,具体什么意思贫苦老百姓自然听不懂,问了饱学之士才知道,原来,那懿旨上说的是:平阳郡主的父亲康郡王近些时体不适,为了给自己的父王冲喜,之前给平阳郡主预定的,二月二十八的婚期,现在提前,婚期就改在七后。

这道莫名其妙的懿旨,从康郡王府传出来的时候,当真让舆论更加哗然。

众人都摸不着头脑,太后娘娘这次到底又打的是什么算盘,却还是不敢说什么不和谐场面的话。

尽管他们每人心里,都止不住的嘀咕:从来只听说过,娶媳妇给公婆或相公冲喜的,这倒是第一次听说,嫁女儿只为给自己亲爹冲喜?!

太后娘娘确定不是人太老了,以至于脑子胡成一团浆糊了,这才办了这样不合理的事,下了这样莫名其妙的懿旨?

还有第二点,婚期从二月二十八,直接提前到七后?!!

七后,那便是还在正月里。

虽然正月里喜事多,各家各户都忙着娶媳妇、嫁女儿,可是,七后,这子也实在太赶了!

昨天穆长尧和平阳郡主的亲事,才由太后亲自下懿旨定下来了。

可是,昨天安国公府也才刚过了“六礼”的前二礼——纳彩和问名,可是连纳吉还没有进行呢。

短短七时间,要完整按照郡主礼仪,把这亲事办完,这,这……这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别说是按照郡主礼节办亲事了,就说是平头老百姓,娶个媳妇,也要先定亲,然后走“六礼”的。

老百姓家不讲究,可是一些惜女儿的人家,也是会在婚前拿拿大,好在男方家里人面前显示显示,自己女儿不愁嫁,自己女儿在家里受宠的很,也不是你们想娶就能轻易娶回去的。

如此经过几番折腾才定下出嫁之,男方看女方家里如此重视家中的女儿,娶进门后,自然也会百般看重。

这还是平民百姓家,放在京都一些勋贵世家中,女儿大多都是十三、四岁定亲,大概十六岁左右,才会出嫁。

中间这两、三年时间,便是行六礼的时间,可以说,但凡是大世家的姑娘,从来就不会轻易出嫁。

个别人家因为太疼女儿,甚至会将姑娘养到十八岁,才会嫁女,这样的人家且就不说了。

可如上所述十三、四岁定亲,过上两、三年菜出嫁,这才是整个京都,乃至于整个大魏贵女们出嫁的。在时间方面该如何进行的潮流风向标。

可是,如今,堂堂一个郡主,从定亲到成亲,满打满算,亲事竟然要在七内完成?!!

不说没见识的平民百姓要想多了,就是一些官夫人们,此刻也不得不耐下子来仔细琢磨琢磨,这里边是不是还藏着什么猫腻。

猫腻自然会有的,可是,却完全不在这些人可以接触的范围内。

个别消息灵通的世家,自然是有内幕消息的。

而当这些人布置在太后宫中的线人,将今发生在太后宫中的事,一一禀告了各自的主子后,别说是内宅的夫人们凛然了,即便是朝堂上的官员,那些手握权柄的大男人,也不得不暗叹一句:可恨平阳郡主生了个女儿,她若为男子,怕也会是一代枭雄。

事回到今早起。

才刚下了早朝的惠郡王,在府门前便遇到了一见如故的“忘年交”池仲礼。

兴致高昂之际,就邀相见恨晚的好友,入府共饮几杯。

不想,池仲礼却是当街便给他跪了下来。

街上自然不是说话的地方,即便是惠郡王府的门前。

因而,惠郡王便将池仲礼招进府中。

两人到了惠郡王的书房,等惠郡王将一干人等全都驱散了后,池仲礼才将所有事一一言出。

“昨晚生为昏迷不醒的侄女,遍请京中大夫,到了晚间回府的时候,却是在府中偏僻一小巷中,被一女子拦了车。”

“晚上本是不认识那女子的,然那丫鬟女子口口声声言道有重要事相告,说是她知道是何人对我侄女不利,愿将真相告知,只求晚生能暂时报她命无忧。”

“晚生无奈,又实在被那女子言辞所,便避开行人,将她带入池府。晚间用膳过后,让夫人去见那女子,却不想,那女子竟是说,她说……”

“那女子说了什么?”容貌和乾世子有六分相像的惠郡王,开口好奇问道。

池仲礼一咬牙,眼眶一红,才莫可奈何的说道:“那女子竟是说,她乃是,乃是平阳郡主边的二等丫鬟。”

“平阳边的丫鬟?此事当真?”

池仲礼点点头,从袖中掏出一个腰牌,递给惠郡王,“这便是那丫鬟的份证明,王爷且看。”

惠郡王收下了,仔细翻看了一番,却是没有说什么。

池仲礼自然知道,单只是这一个证据,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便又道:“那女子言说,说……我那苦命的侄女,至今昏迷不醒,乃是中了巫蛊之术。”

“啪”一声轻响,惠郡王手中的茶盏,一个不小心便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巫蛊之术,不论到了何时何地,都是当政者所忌惮的东西。

早在大兴王朝时,所谓的中兴之主,——一代天骄的兴明皇,便是被一个被打入冷宫的后妃,怨毒之下施了巫蛊之术,一代明君才转眼就驾崩的。

而到了大魏朝,开国皇后虽然因为高祖皇帝驾崩,心里凄凉之下,晚年都是在影梅庵渡过的。

然而,开国皇后其实并不是安享晚年,在影梅庵喜丧的。

实则是被早前随着高祖皇帝打江山时,覆灭的一路叛军惨活下来的家眷,施了巫蛊之术,昏迷一月之后,倏然暴毙的。

因为开国皇后死状太过凄惨,而历史的教训又太过凝重,之后大魏每代皇帝登基,都要再次将巫蛊之术严格申令止一遍。

怕的就是有人知法犯法,倒行逆施。

惠郡王倒是从来没想过,在今上的治理之下,竟当真还有人敢用巫蛊之术害人。

而竟敢和朝廷律令对着干的那人,竟还是他的亲侄女?!!

惠郡王险些要气笑了,然而,面上的神色却愈加隐晦起来。

池仲礼就又道:“那女子说,她曾在为平阳郡主收拾房间的时候,在她的枕头下,发现了两个人偶……”

“等等,两个?!!”

不等池仲礼继续说下去,惠郡王又倏然不敢置信的出声,将他的话打断。

又迫不及待的问,“那另一人又是谁?”

一个闺阁少女,用巫蛊之术害人还不算,害的竟还不止是一个人那么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