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家陪母亲待了两天,这两天过得非常安静,没人打扰。
每天早上起来和母亲一起做饭,做的都是面条,喜欢吃母亲做的面条,尤其是两掺面的,白面和荞面两掺,吃起来非常筋道。卤子是酸菜肉末豆腐卤,打卤的时候大点葱花爆锅,下入酱油,然后把酸菜放进去煸炒出香味,加入汤,把切好的豆腐小丁下锅,炖上十多分钟,炖进味儿。把炖好的酸菜豆腐卤往面条上一浇,浓浓的酸菜和豆腐的香味扑鼻,诱人食欲。再把母亲自己做的辣椒酱放里点儿,和面条一拌,那滋味,那味道,吃吧,特香!
家旭也爱吃,但他吃的时候要再放点用蒜缸子捣出来的蒜酱,说那样吃才好吃。真是一个人一个吃法,小小孩子就有自己独特吃法,也是厉害。
吃面条的时候会喝三两小烧,晕乎乎的,日子美呀。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二姐和二姐夫来了。他们家那时候还没有摩托,赶着自己家的骡子车也很好。在农村啥车有啥车的好处,摩托车快,出个门方便些,等要是上山干活,还得说是骡子车赶紧儿。秋天收庄稼往家拉的时候三轮车不行,不如骡子车好使,有的地方山道不好走三轮车上不去,就得用骡子车。
二姐带来一只杀完的小公鸡让我带回去,给林燕和秋萍炖了。还拿了不少咸鸭蛋、咸鹅蛋,外带一袋小米。看看二姐拿的东西,心想够我拿的了,真不少。
二姐问:“国华,你这次回去就能上班?”
我说:“不能,回去先找工作,找着了再上班。”
二姐问:“那你这活好找吗?”
我说:“还行,挺好找的。”
二姐有点放心的说:“好找还行,我还担心不好找呢。”然后嘱咐我:“这回你回去找一家稳当点儿的饭店,一干就干他四、五年,别总换地方,这干两天那干两天还不攒钱。”
我笑,说:“我也想找个那样的饭店,稳当的,那得碰,碰着了就算运气,能长干几年。”
二姐夫说:“也别管干几年,能挣钱就行,你在那也没啥花向,饭店管吃,就是租房子交点房租,剩下的钱攒起来,等着过年好结婚。”
我说:“嗯,也那么打算的。”
二姐问:“结婚打算在家办吧?”
“还没打算呢,到时候再说。”我说:“看大姐她家给兰军办喜事觉得太闹哄,妈岁数大了,这些年在家一个人肃静惯了,不想那么大办。”
二姐说:“那咋也得办办,我们这五个姐姐还等着喝你喜酒呢。”
我说:“要办也是在家就咱们家里人办办,不大操办,等这些亲戚知道的就来,不知道的就算了,简单点。”
母亲说:“那就看你和林燕的意思了,要是想在家操办就操办一下,要是不想,你们俩就去领个结婚证,然后出去旅游结婚也挺好,咱们也不想收什么礼。”
二姐夫说:“我看还是办一下,就这一个小子咋说也得办一下,热闹热闹。”
母亲说:“随你们便,我是咋的都行,他也不在家,办完了还得回省城,热闹完了还是我老太太一个。”
我笑,说:“妈,结完婚就不走了,在家陪你,给你养老。”
母亲说:“别在那糊弄老太太,你们爱走走你们的,我一个老太太在家更好,肃静,没人惹生气,心静,还能多活几年。”
家旭听了说:“姥姥,还有我在家陪你呢。”
母亲笑了,说:“还我大外孙子好,天天在家陪姥姥,就属我大外孙子孝敬了。”
母亲说的我有点无地自容,半天没敢吱声。
二姐问家旭:“家旭,你都在你姥家住一冬了吧?”
家旭说:“是呀,我总在我姥家住了。”
二姐问:“那你不想你妈呀?”
家旭说:“有时也想,我妈星期六就和我爸来。”
二姐说:“这些孩子都爱往姥姥家跑,我家那小贺贺就是没放假,要是放假早就跑来了。也不知道这个干巴老太太有啥好的,都愿意来。”
二姐夫说:“那还有不爱来的,到这她姥姥也不管她们,竟护着她们,还换着样做吃的,想吃饺子就给包饺子,想吃面条就给擀面条,没事还给买零嘴,能不爱来?”
母亲就笑,说:“你们是没看着隔辈子人,隔辈子人亲。人要是老了隔辈子人不嫌乎,都愿意找,那说明这老的死不了,还能多活几年。等你们老了有外孙子就知道了,也和我一样护着。”
二姐说:“听人家说是这回事,人要是老了小孩子不嫌乎,那这老的就能长寿。看样咱妈死不了,能活到百岁。”
家旭说:“我姥姥是百岁老人。”
中午吃的饺子,是家旭爱吃的酸菜馅。
和二姐夫喝了点酒,喝酒的时候二姐夫说:“国华,秋萍在你那你可一定看着点,说啥也不能让她学坏了。”
我说:“放心吧,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