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英听完后认真地问起守序:“国主莫不是要贩卖他们做奴?”
守序立即否认,“怎么会,除了一些战俘,我国中并无多少奴隶。”
“贵国土地肥沃吗?这可是数千难民。”
“台湾膏腴之地,非常适合开垦。福建的郑芝龙前几年移民数万去了台南。难民若去了我那里,人人都能分到田地。”
见金士英陷入了思索中,守序也不想隐瞒什么,“台北就是有些瘴气,北方人去了可能比南方移民难以适应一些。”
水土不服很好理解,金士英道,“请国主容我考虑几日,我需要先了解难民的状况。”
守序同意。其实这些天刘公岛上陆续有了300多人,多数都是难民中比较有钱的那部分人。他们在威海寻求可以南下的中国商船,商船的仓位总是宝贵的,各个船主也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因此有些船主就向守序咨询能否接纳难民,守序答应了,人口正是他需要的。
其实守序能提供很好的条件,这些移民即便到了江南,多数人也没什么出路。无产无业坐吃山空,将来的生活会是大问题。而在台湾,守序能够分给他们土地,如果不会种地,那边也有很多非农业的岗位需求。但守序作为半个洋夷,难民对跟他去台湾还是顾虑重重,招募移民的工作进展很慢。这个时候如果有来自明朝官方的背书,将会是一大助力。
金士英与守序又交谈了一阵,便离开刘公岛,匆匆带兵去威海卫上任。
几天后,情况越来越严重。天降大雪,威海卫城外出现了大批冻饿而死的难民。金士英尽力在难民中招募了一些青壮,他的威海营最后超编了200人,可这也是杯水车薪。情况不允许他再犹豫下去了,金士英再次登岛,与他同行的是与守序有过几面之缘的临清商人王士则。
如今的王士则早已没有了当初豪气冲天的模样,精神状态很差,他是代表登莱巡抚曾樱来的,见到守序便火急火燎的问道:“国主可否卖我一些大炮?”
南海号现在也只剩下20门炮,守序听了有些为难,“这是中丞大人的意思?”
王士则道:“对,建奴已经围住了莱州府,登州危在旦夕,请国主千万要允诺在下。”
守序皱眉道:“王先生,不是我不想帮你们,可我船上的炮也不太够了。”
王士则一揖到底,“国主大人,守序兄,我求求你了。我是从临清跑出来的,临清百姓尸骸如山若岭,登州千万不能再像临清一样失守了。”
金士英道:“国主大人,现在登州卡住从内地至胶东的北方道路;中间的潍县军民在建虏围城中拼死抵抗;即墨营和文登营守住了南线,如此才确保胶东的安全。此三城若一城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王士则着急上火,“我出来时,巡抚大人告诉我,只要大人肯卖红夷大炮,他会尽力满足你的所有需要。”
守序叹了口气,“我卖,但只有6门炮,不能再多了。火药和炮弹得你们自己解决。”
王士则重重舒了一口气,“火药炮子无须国主操心。这6门炮国主你买多少钱?”
守序想了想,“银子你们留着吧,现在正是用钱时。我只要人和船。”
“什么人,什么船?”
“铁匠、船匠、舵工,能跑南洋的船和船长。”
王士则一口答应下来,“包在我身上,这些登州都有。船户和舵工我从军户里给你招募。”
守序道:“要可靠。”
“你放心,都是家世清白的良民。我把他们全家都送过来给你。”
对王士则来说,兵荒马乱之中搞些人和船比银子要简单多了。登州附近聚集的难民更多,只要在文档里动动手脚,报这些人被建奴掠去就是。他这只是卖人,明军中还有大把砍人的部队,杀自己老百姓向上谎报军功。战船就更简单了,战事紧急频繁出动,“漂没”了呗。现在军情如火,难民成群,红夷大炮和人的比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金士兵见巡抚的事情谈完了,说道,“国主大人,我也同意你上次的建议。”
守序点点头,人换银子粮食鲸肉,“我的船现在能装近2000人,请两位按照这个数办吧。”
王士则思索一阵道:“我能再给你5艘船,请国主把岛上的鲸肉粮食棉布都卖给我。”
众多的移民涌入台湾,那边短期内肯定会缺粮,守序本来是想把这些粮食都运回去的。但他想到望远镜中那些嗷嗷待哺的饥民,长叹一声,同意了。
金士英道:“我这次押运完火炮,便要南下去增援即墨城。威海卫和成山卫的刀枪军服勉强能用,可是火器太差了。我也想找国主买点武器,不是红夷炮,能有些佛朗机和火铳就行。”
守序此时已经完全不想讨价还价了,“我卖。只要你们能把我的船装满移民,武器和粮食我都卖。”<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