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地藏曲> 第十六章 除魔卫道(上)9000字爆发已到,求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除魔卫道(上)9000字爆发已到,求票(2 / 2)

李思远沉思许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挥手对着吴阙说道:“你先下去吧,你受屈之事,我定会给你做主,还你一个公道。”

吴阙暗自欣喜,恭身退去,瞬间心情极是愉悦,往自己房中走去。

待吴阙走后,李思远难以抑制心中的惊喜,欣然道:“原来轩辕剑竟然真的藏于剑冢,看来老祖所料的没错,这事我一定要与老祖宗说明,若是能够得老祖宗指点,那就离进入太虚境界不远了。”

李思远口中所说的老祖宗乃是上清派祖师,他早已得天庭册封为仙人,前些日子,他跨界传讯,十年之后他会奉天界紫薇大帝之命,下凡来寻找轩辕黄帝封存在凡间的轩辕剑。

止水峰,依旧是热闹非凡,郝仁偌大的嗓门传出老远,此刻他嘴角流着口水,盯着傅一恒手中的仙剑猛瞧,不断的说道:“师兄,你这剑可是好东西啊,水系中的极品仙剑啊,对于修炼心若止水诀可是大有好处啊。”

郝仁道行早已修炼至凝华末期,可是一直未能够做出突破,心中甚是焦急,灵虚境界算是修道者的一道天堑,没有一定的机缘与悟性是难以突破的。

郝仁悟性绝高,而且先天灵识过人,可是却滞留在凝华境界许久,只因他未能有一柄称心如意的水系法宝,若是能够得到一件水系法宝,汲取其中的灵气,说不定会做出突破,一举达到灵虚境界。

傅一恒笑骂道:“你这厮,看见好东西就眼馋,这冰魄岂是你能拿的了的,你非水灵之身,强行祭炼这冰魄,反而有害无益。”

郝仁讪然一笑,伸手在冰魄冰晶般的剑身摸了一把,登时被剑身寒气冻得浑身一颤,牙关交错,咯咯作响,而后悻悻然的退至一旁,蓦然瞥见水盈儿手中紧握着秋水无痕剑,佯作惊讶地道:“咦,师弟,你的秋水无痕剑怎地会在水盈儿师妹手中,这秋水无痕可是好东西啊,可惜师弟你厚此薄彼,若是送与我,那该多好啊。”

水盈儿本就脸薄,被这一说,耳根尽赤,低声说道:“郝师兄,对不住了,这秋水无痕剑我……我不能给你。”

郝仁起了揶揄之意,故作可惜地道:“算啦,算啦,我知道你当这秋水无痕是宝,我又怎会夺人所爱呢。”尔后,回过头,对着荆少羽说道:“师弟,你说我这话有没有道理。”

荆少羽怎会不知郝仁话中之意,可是心中却始终放不下,诚然他对水盈儿不无好感,虽然水盈儿表面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可是却是一个性子刚烈的女子,心中不忍去伤害她,是以故作不知,茫然的说道:“师兄,我用不惯秋水无痕,那年我见水盈儿师妹飞剑被折,便随手将秋水无痕送与了她,仅此而已。”

众人心中黯然,荆少羽心结未解,再多说也是无益。

反而水盈儿神情淡然,对着众人说道:“师兄、师姐,我还有事,先回去了,明日再来找你们。”

晚霞彤红,天际色彩瑰丽变化,迷离不定,淡红色的余光洒落,笼罩在水盈儿的身上,如梦似幻,她走得看似翩然,但那微微耸动的香肩,却是诉说出了她心中的悲伤。

泪珠滚滚落下,滴在脚下的青草上,被淡红的太阳余光照射,异常的光亮,这刺目的光亮,如同一颗明珠,映得诸人双目有些刺痛。

荆少羽沉默不语,只是双眼迷离的看着远方那流离变幻的彤色晚霞。

时间飞逝,血煞道与恶鬼道中人已在着手布置血河大阵,神都洛阳首当其冲。这段日子以来,前来青莲宗的弟子道行皆是大进,自剑冢之中收取的神兵业已祭炼完毕,完全能够随心所欲的挥使,得此神兵,令这些道门弟子实力大增。

而且玄青子更是破例打开青莲宗的经楼,将经楼之中的绝大多数高深道法,都一一解禁,以供这些前来青莲宗的道门弟子观阅。

这些道法典籍可是青莲宗历代先辈修炼心得,对于道门弟子的修炼有着极大的好处。青莲宗为对付血煞、恶鬼两道,可谓是罄尽心力,如此大的手笔,令其他门派的首座都为之汗颜。

自然地,玄青子如此大气,其他首座也不小气,当下便在青莲大殿的广场中央开设讲坛,将自己门派中的一些修炼心得提出,以供其他门派弟子参悟与借鉴。

一时间,青莲宗百家齐鸣,六大门派首座皆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对于道法的见解细细讲述,本来李思远是不屑于参与这道法交流的,可是其门下弟子皆是翘首以盼,再加之上清派上次切磋道法落败之后,为了争回颜面,他也破例开设讲坛,将上清派之中的一些高深道行都贡献了出来,供其他门派的弟子参悟。

李思远为能在道法交流之中,赢得脸面,便将上清派三大绝学一气化三清绝学的奥秘说了出来,其他门派弟子皆是哗然,生起猎奇之心,都一齐涌向李思远讲坛处。

李思远心中极是兴奋,一气化三清绝学讲解的亦是格外的详细。而其他道门首座亦是碍于颜面,也将派中的绝学奥秘说了出来,一众道门弟子可谓是获益良多。

秦歌每日流连于青莲大殿的广场之中,受益颇多,其中最令他感兴趣的要数净念禅院空色所传道的佛门绝学《般若经》,虽然这《般若经》论威力,在这些道门绝学之中算得上是最弱的,但不知为何,他心中对于佛门佛法尤为钟爱,对佛法有着一种自内心里散发出来的熟悉感与亲切感。

这是一种源自于灵魂中的莫名熟悉感,每一次诵念《般若经》之时,心内的这种熟悉感与亲切感愈发的强烈,而且隐约间能够感觉到脑海之中除了浩然正气之外,存在着一股祥和气息,只是几经查探都是一无所获。

而体内的那颗淡黄色舍利,随着《般若经》的每一次诵念,隐约多了一层光华,其上的“卍”字印记更加的清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