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战国大司马> 第279章:诸事俱备【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章:诸事俱备【二合一】(2 / 2)

是的,河东魏军有公孙喜,河内魏军有翟章,而河南(颍南)的魏军,他们亦有他们的骄傲,即曾经横扫周边诸国的魏国名将,庞涓!

为此,郑奭与蔡午曾私下欢喜谈论,河东错失蒙仲,以至于魏王将蒙仲封到方城,这莫非就是他颍南一系魏军崛起的预兆?

至少在郑奭、蔡午看来,蒙仲完全有能力匹敌庞涓!

由于郑奭、蔡午二人途中着急赶路,仅过了两日,他们便双双抵达了叶邑,然后沿着大道来到了方城。

他二人来得这么快,完全出乎蒙仲的意料,毕竟他在信中邀请郑奭、蔡午前来做客,只说在这两位军司马方便的时候,又不会规定什么日期,没想到那两封信送出才过了五日,这两位军司马就赶到了方城,这让蒙仲颇为受用。

见郑奭、蔡午二人身上满是风雪,蒙仲连忙告罪道:“劳烦两位辛苦赶来方城,在下实在过意不去……”

听闻此言,郑奭笑着说道:“蒙师帅这是说得什么话?蒙师帅相邀,别说我二人就在许地、郾城,就算在河东、在河内,亦要飞奔赶来赴会……”

话音未落,蔡午就在旁笑着纠正道:“什么蒙师帅,如今应该称作方城令才对!”

“对对对。”郑奭如梦初醒。

对此,蒙仲微微一笑。

平心而论,郑奭是当真叫错了蒙仲的官职么?

怎么可能!

在这个注重名爵、注重名分的年代,怎么可能会叫错对方的官职?更别说对方还是你有意想要巴结拉拢的。

说到底,郑奭之所以称呼蒙仲为“蒙师帅”,不过就是为了延续双方曾经在伊阙之战时的袍泽之情罢了,倘若蒙仲亦认可了这份袍泽之情,那么日后待蒙仲升迁河东守甚至是大司马时,他说不定就会将郑奭、蔡午二人调到自己麾下直属,视为心腹——这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

蒙仲虽然年轻,但也不至于不知晓人情世故,见郑奭、蔡午二人有意向他示好,他心中当然高兴,当即盛情将二人请到县府内,命士卒备上丰盛的酒菜,又叫来蒙遂作陪,款待二人。

四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聊,一开始闲聊的话题,自然是让魏军扬眉吐气的伊阙一战,毕竟魏国险些就在那场仗中损失十八万军队,没想到最终居然能扭转胜败,击败秦军。

不得不说,郑奭、蔡午二人亦是沾了蒙仲的光,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魏国的英雄。

待酒过三巡,郑奭便问起了蒙仲此番请他们前来方城的原因——毕竟彼此都是成人,郑奭也不信蒙仲无缘无故就请他二人前来。

见郑奭主动问起,蒙仲亦不隐瞒,如实说道:“前几日,韩国的暴鸢来到了宛城,期间曾赴方城与我一见,据他所言,秦国正准备进攻楚国……”

郑奭、蔡午闻言一愣,在面面相觑之余,蔡午小心翼翼地问道:“方城令,你莫非是想介入秦楚两国的战事?这……恐怕不妥。”

蒙仲当然明白蔡午的顾虑,笑着说道:“未得王令,在下岂敢擅自与秦军交恶,恶化魏秦两国的邦交?我只是想趁机从楚国拐些楚民到我叶邑而已。……两位也知道,我受封方城令,虽魏王允许我筹建五万编制的军队,但仅方城、叶邑、舞阳三地的邑民,却不足以选拔出五万名士卒,因此,我有意吸纳楚人为我魏国所用……”

在旁,蒙遂亦补充道:“唯恐介时秦军见我方城兵少,趁机进攻我军,因此今日相邀两位军司马,寻求两位的帮助。”

“原来如此。”

郑奭、蔡午二人恍然大悟,在对视一眼后,郑奭抱拳说道:“既是方城令所托,我二人自当给予援手,只是大梁那边……”

蒙仲笑着说道:“就当是方城、许地、郾城三地在宛城联手练兵,练兵本就是我等军司马的分内事,大梁又岂会责怪?”

“联手练兵?”

郑奭、蔡午恍然大悟,暗自称赞蒙仲考虑问题周到。

既然最大的顾虑解除了,郑奭、蔡午二人自然乐意卖人情给蒙仲,当即一口答应,表示待明年开春之后,会各自率至少七八千士卒赶奔方城,协助蒙仲。

蒙仲心中大喜,亦不忘郑重其事地许下承诺:“两位的心意,在下感激不尽,日后定有厚报!”

这一席话,听得郑奭、蔡午二人也是心中欢喜。

毕竟说实话,若不是为了蒙仲这个人情,他二人又岂会答应下这件事?他们驻守的城邑就不缺什么人口,根本不需要拐什么楚民。

当晚,郑奭、蔡午二人在方城暂住,直到次日天明,这才告辞蒙仲、蒙遂二人,启程赶回许地与郾城。

而此时,蒙仲骑马直奔宛城,拜见宛城守将韩骁。

为了不出现什么变故,他还带上了公仲侈,以便于当韩骁拒绝他时,公仲侈可以出面劝说韩骁。

可没想到,公仲侈在得知事情经过后却笑着说道:“韩骁本就主张「联魏抗秦」,且韩骁此人亦明辨是非,通晓道理,他岂会不知待秦国攻打楚国后,下一个遭殃的即韩魏两国?”

见此蒙仲笑着说道:“但我未得魏王的王令,不敢擅自与秦军交恶,因此此番只是与韩骁军将一同联手练兵,目的在于使秦军心生忌惮,并非要与秦军开战……因此,韩骁军将未必会配合在下的任性。”

“原来如此。”公仲侈点点头,旋即信誓旦旦地说道:“在下在韩骁面前还说得上话,自会帮方城令劝说。”

“多谢。”

果不其然,起初见蒙仲暗中联络许地、郾城的两位军司马,仿佛要拿秦军开刀,宛城守将韩骁还显得有些兴致勃勃——不得不说,伊阙之战的胜利,成功地激励了魏韩两国将领对抗秦国的信心。

然而,待等韩骁弄清楚蒙仲的本意是打算在秦军的手中抢一些楚民,这位韩将难免就显得兴致缺缺。

好在最终公仲侈出面说服了韩骁,使后者终于肯答应配合蒙仲那简直堪称“火中取栗”的意图。

在返回方城的途中,蒙仲对公仲侈说道:“此番多亏了公仲先生。”

公仲侈笑着摆摆手说道:“我等之间,互利互惠,就莫要再说什么感谢……虮虱公子的事,在下还得仰仗方城令的协助呢。”

蒙仲当然知道公仲侈指的是什么,当即点了点头。

转眼便到了十二月,天气愈加寒冷,宛城、方城一带皆被积雪所笼盖,唯独叶邑那边,却还有一帮热情仿佛可以融化积雪的邑民,仍偷偷摸摸扛着锄头出城,冒着寒霜在荒地开垦,就只为多开恩几亩田地。

对于贪心到这种程度的家伙,叶邑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们已经派人规劝过,奈何这帮人被利益所驱,不肯听从劝告。

既然不肯听从,叶邑这边姑且也任由他们去了。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向缭等人乃是道家弟子,而道家治国的宗旨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说白了即“顺从民意”,“官府不做多余的事(暗指约束邑民)”,只要叶邑的邑民不做得太出格,蒙仲、向缭等人也懒得去管他们,任由他们去。

转年便到了新年的正月,蒙仲终于年满二十,可以行冠礼,按照贵族的礼仪,只有行过冠礼的男子,才会被视为一名真正的成年男子。

不过,此时的蒙仲可顾不上什么冠礼,因为他已经收到了宛城守将韩骁那边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秦国的军队早已聚集于武关关外,显然就等着开春后起兵攻打楚国。

至于这路秦军的统帅,相信蒙仲绝不会陌生,正是半年前在伊阙一带与他对峙的秦将,白起。

“居然是他?呵!”

嘀咕一句,蒙仲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他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再次遇到了白起。

而就在蒙仲暗自嘀咕的时候,因在伊阙击杀魏国名将公孙喜而升任「左更」的白起,却在武关关外的秦营中,狠狠打了个喷嚏。

『不知是谁在惦记我?』

白起暗自嘀咕一句。

不知为何,他心中隐隐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就仿佛冥冥中有声音在告诉他,他此番率军进攻楚国,并不会一帆风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