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战国大司马> 第245章:大战前夕【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大战前夕【二合一】(2 / 2)

“这我怎么知道?”

那名旅帅翻了翻白眼,旋即挤到篝火旁蹲了下来,口中说道:“让点位置,让我烤烤火,这山上的风真是大,可他娘的老子待会还得接着巡逻……”

听闻此言,诸魏卒们皆笑了起来。

“说起来,你们方才还聊什么呢?”在篝火旁搓了搓手,那名旅帅随口问道。

在片刻的沉默后,那名三十几岁的魏卒低声说道:“在聊……犀武的事。”

“犀武啊……”

那名旅帅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继而变得有些阴沉。

他微微吐了口气,用低沉的语气说道:“犀武……真的是可惜了,堂堂的名将,竟死于奸人的诡计……那帮秦国狗崽子,他们畏惧我们,畏惧犀武,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只会耍诡计、耍阴谋……”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几分狠色,咬牙切齿地说道:“更可恶的是,秦人非但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今日我随几位军司马前往秦军那边,秦狗畏惧我们袭营……你们没听错,当时咱们就只有三四万人,而秦军的人数是咱们的两倍,可他们仍旧畏惧咱们,于是将犀武带到阵前,以犀武作为威胁,威胁我军退兵,然而,犀武不肯秦军的诡计得逞,纵使被绳索绑着,仍瞧准时机,将一名秦将撞倒在地……最终不幸被那些秦狗所杀。……犀武,是好样的!不愧是我魏国的名将,顶天立地的男儿!”

听着这名旅帅绘声绘色地讲述当时公孙喜如何反抗,接着又如何被秦军所杀害,在旁的魏卒们皆听得心中火起,一个个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

忽然,有一名年轻的魏卒怯生生地问道:“旅帅,您说……咱们能击败秦军么?没有犀武指挥……”

那名旅帅看了一眼那年轻的魏卒,冷笑着反问道:“你看咱们今早前去秦军那边搦战,那些秦人敢出来?他们除了偷袭,一无是处,根本不敢与咱们正面交锋!”说着,他攥了拳头,沉声说道:“咱们还有至少八九万人,纵使失去了犀武,还有公孙军将,还有窦兴、魏青、费恢、梁习等几位悍勇的军司马,足以杀光那些秦人,以慰犀武与众多牺牲的同泽在天之灵!”

听闻此言,从旁的魏卒们顿时感觉心中备添底气。

片刻后,那名旅帅站起身来,提醒诸魏卒道:“好了,我得接着去巡逻了,防止你们这帮兔崽子睡前不熄篝火,把整座山给点燃了,叫咱们几万人给你们陪葬。……早点睡,说不定明早军将们就会再次攻打秦军。”

“旅帅慢走。”

诸魏卒们笑嘻嘻地相送这名旅帅。

“行了!有这份心,看好篝火,要是跑了点火星,小心我扒了你们的皮。”

“哈哈哈,旅帅放心。”

伴随这一番笑骂声,那名旅帅带着手底下的魏卒离开了,他们沿着山路走了一段,来到了另外一片篝火地。

“喂,那边的,大半夜不睡觉吵什么呢?”

“哦,回禀上官,咱们只是随口聊了几句,立刻就睡了。”

“哦……聊什么呢?”

“就是那个……犀武的事。”

“犀武啊……”

在那片篝火旁,在那些魏卒们略带惊慌的注视下,这名旅帅再次在篝火旁停了下来,蹲下身一边烤着火,一边神色阴沉地叹了口气。

“犀武……可惜了……”

而与此同时,蒙仲正站在山顶上,负背双手注视下山下山下的点点篝火。

良久,有一名将领走到蒙仲面前,抱拳说道:“蒙师帅……”

蒙仲转头一瞧,抱了抱拳作为回礼:“梁司马。”

原来,来人正是河东军的军司马之一,梁习。

说实话,以梁习他作为河东军军司马的身份,本不至于对一名师帅如此恭敬,只不过,眼前这位并非寻常的师帅。

如今担任着假帅的公孙竖陆陆续续地向军司马们释放了一些讯息,比如说,军中事务全部交由蒙仲这位年轻的师帅处理,更有甚至,今日在回到山中途中,公孙竖还有意在诸军司马面前表示,只要蒙仲能击败秦军,他便在魏王面前推举蒙仲为河东守。

平心而论,梁习当时听到这话,足足错愕了许久。

蒙仲?

一名尚未弱冠的少年,公孙竖居然要推荐他为河东守?

不说窦兴、魏青、费恢等其余军司马对此是个态度,他梁习心中是有些不舒服的。

可转念一想,梁习对此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毕竟若没有蒙仲这名少年,他们六七万魏军早就被秦军赶尽杀绝了,哪还有什么反击秦军的可能?

蒙仲有才能、有计策,但着实太过于年轻,而更要紧的是,因为有公孙喜在前,似梁习等将领难免会下意识地将蒙仲与公孙喜相比,而就目前看来,梁习认为蒙仲还远远不及公孙喜。

这也难怪,毕竟似窦兴、魏青、梁习等人并不了解蒙仲,在他们的印象中,蒙仲只是一个善于用计的将领,仅此而已。

“梁司马,情况如何?”蒙仲询问梁习道。

梁习闻言正色说道:“情况很不错,据在下手底下的部将汇报,他们很轻松就勾起了士卒对犀武之死的愤慨,对秦军恨之入骨。”

“唔。”

蒙仲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今晚诸士卒们普遍聊起犀武,其实并非是士卒们心血来潮,而是蒙仲、窦兴、魏青、费恢、梁习、郑奭、蔡午等军司马以及他们手底下的将领们、以及一些心腹士卒们刻意引导的。

比如那名三十几岁的魏卒,那名碰巧经过的旅帅,其实这些都是蒙仲等人刻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勾起士卒对「犀武被秦军辱杀」一事的愤慨。

《老子》曰:……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这并非是可以百战百胜的兵法,只是从人性的角度预测战争的胜败。

作为道家弟子,蒙仲当然是熟读《老子》,他觉得老子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虽然已经与韩军主帅暴鸢达成了协议,用「拖住秦军主力」作为代价,以换取整座韩军营寨以及营寨内的粮草,但蒙仲很清楚,面对山下的秦军,他魏军其实仍然是处于劣势的。

别看今日凌晨魏军小胜一场,但那只是因为秦军士卒当时在前一晚上的厮杀中过度透支了体力,而他蒙仲所率领四万魏卒,则是在伊阙山填饱了肚子,又歇息了数个时辰,因此秦军自然不是他魏军的对手。

可如今,种种迹象表明秦军并不打算撤退,而是准备在歇足体力后再次与他们厮杀,介时,魏军能否再次击败秦军,说实话蒙仲也没有多大把握。

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士气。

刨除掉唐直、焦革二人仍驻守在雒水一带的魏军,此刻这座伊阙山一带的魏军,人数约有六七万,论总共的兵力与对面的秦军主力相差无几,但士气……哪怕截止目前,恐怕也只有一半魏卒仍认为他们可以击败秦军,其余的魏卒则仍对秦军心存忌惮,甚至是恐惧。

蒙仲认为,务必要赶在秦军主动对他们展开进攻之前,尽可能地助涨己方魏卒的士气。

因此,他借用了犀武的威望。

既然已决定以「杀秦军为犀武报仇」作为口号,那么蒙仲自然要想办法让军中的士卒都接受这个观点。

因此,他做出了一些列的安排,总而言之就是贬低秦军、抬高公孙喜。

平心而论,在对待士卒方面,公孙喜远远不如魏国曾经的名将吴起,可话又说回来,公孙喜至少也没亏待过他手底下的士卒——指河东魏军。

再比如,像那名三十几岁的魏卒所说的,有关于公孙喜当年率军救援蒲坂,开放军粮救济平民等等,这些确实是真事,但此事足以衬托公孙喜的品性么?

其实严格来说,那只是公孙喜的本分而已——公孙喜是魏国的河东守,而蒲坂就是河东(郡)的一座县城,他当然有义务救援蒲坂、击退秦兵、救济当地的平民。

此事有功,但不足以论及品德——公孙喜若真的宅心仁厚,就不会在韩国国人正遭受秦人入侵的情况下,仍试图算计暴鸢,结果落得个被秦军击破、连自己也被秦军杀害的下场。

但是,为了击败秦军,蒙仲不介意对公孙喜做一番美化,让魏军士卒上下都认为失去公孙喜是一件非常的遗憾的事,然后再将士卒们的这份遗憾,逐渐转化为对秦军的憎恨,以此作为媒介,使魏军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若是我所料不差,秦军明日……最多后日就会对我军发动进攻,毕竟他们是长途奔袭而来,粮草亦不充足,与其到时候陷入被动,不如主动出击……』

转头望向山下秦军的方向,蒙仲暗暗想道。

他绝不会让秦军恢复元气,绝不会!

毕竟秦军一旦恢复元气,他麾下的魏军就未必能稳赢。

“传令下去,明日再次出击攻打秦军!山上山下所有魏卒,全员出击!”

“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