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战国大司马> 第196章:蒙仲与田章(二)【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蒙仲与田章(二)【二合一】(2 / 2)

低语了一声,田章当即下令道:“命邹习立刻率军追击戴不胜,务必给我拖住后者!”

“喏!”

左右士卒立刻前往传令。

仅片刻工夫,齐将邹习便接到了田章的命令,二话不说就率领着大股兵力奋力追赶戴不胜的军队。

而此时,正在迅速向南、向逼阳城撤退的戴不胜亦注意到了身后的追兵,转头对策马在旁的蒙虎说道:“齐军此刻紧追不舍,我不宜率军入城,否则齐军必定趁机闯入。”

话音刚落,就听蒙虎笑着说道:“戴司马请放心,我兄弟并未打算打开城门放司马您入内,请您下令麾下士卒绕城而走。”

“……”

戴不胜愣了愣,心中有些不明所以,但因为对蒙仲的信任,他还是照办了,命令麾下士卒绕着城墙而走。

不过待片刻之后,待他一抬头看到逼阳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弓弩手时,这位统率了多年军队的老将还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站在战车上拳掌一合,笑道:“原来如此!果真是好办法!”

明白过来后,他转头瞧了一眼身背后追赶不休的齐军士卒,故意大声叫道:“快!快入城!”

在远处隐约听到戴不胜的喊声,齐将邹习心中大喜,误以为逼阳城即将打开城门,于是抱持着想趁机杀入城内的心思,命令麾下士卒穷追不舍。

然而让他错愕万分的是,戴不胜与其麾下士卒,根本没有在逼阳西城门停留,直接就奔着远处的城角去了。

这可苦了在背后追赶他们的齐军士卒,为了趁机闯入城内,以至于一部分齐军已经进入了逼阳城的射击范围内,逼阳城上的宋军弓弩手们毫不客气地在他们的头顶上宣泄箭矢。

“啊——”

“啊啊——”

一时之间,立刻就有不少齐军士卒中箭,倒在地上哀嚎连连。

『这……这可如何是好?』

齐将邹习心中涌现几分犹豫与挣扎。

按理来说,他应当立刻下令撤退,毕竟在逼阳城下绕城追赶戴不胜,这纯粹就是白白让麾下士卒被城上的宋军射杀,可若是撤退,那岂不是就让戴不胜给逃了?

不得不说,齐将邹习并非贪功的愚才,在挣扎犹豫了片刻后,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追赶,当即下令麾下士卒远离逼阳城——而如此一来,他也就追不上戴不胜与其麾下的军队了。

此时在逼阳城上的西北角,太子戴武远远看到追赶戴不胜的齐军放弃了追赶,立刻撤出了逼阳城的射击范围,他倍感遗憾地说道:“怎么就不追了呢?再追上去多好。”

听到太子戴武这句堪称天真幼稚的话,在旁的蒙仲、乐毅二人也就是笑笑——怎么可能单凭这种伎俩就能让齐军伤亡惨重,那齐国的将领未免也太蠢了!

暗自一乐后,蒙仲与乐毅二人再次将注意力投向远处的田章。

“你说,他见计策不成,是否会顺势攻城呢?”乐毅随口问道。

蒙仲当然知道乐毅说的是谁,摇摇头说道:“最终试探一下逼阳城防的虚实,绝对不会强攻,否则他就不是天下闻名的名将匡章了……”

“也是,以他这点兵力,强攻怕是不足以攻陷逼阳。”乐毅微微点了点头。

就在他们低声闲聊时,齐将邹忌派出的传令士卒,已驾驭着一辆战车回到了田章身边,将发生于逼阳西侧城墙的事告诉了田章:“启禀章子,戴不胜率军卒绕城而逃,却不逃入城内,邹忌司马率军追击,一时不察,反被逼阳城上的宋军弓弩手射杀了不少兵卒。”

“唔?”

田章闻言双眉再次一皱。

『叫戴不胜绕城而走,引诱我军追击,趁机叫城上的弓弩手放箭……』

田章深深看了一眼逼阳城,心中的疑云越来越浓。

他至今还未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指挥宋军,但通过方才戴不胜绕营而走的巧妙策略,他不难感觉出,宋军中的那位指挥者,用计颇为灵活多变,丝毫不拘泥于兵法。

就比如「戴不胜绕城而逃」这件事,明明此前是他田章想拖住戴不胜,看看有没有机会趁机杀入城内——毕竟他认为逼阳城内绝不会轻易放弃掉戴不胜这名将领,可没想到,对面那个指挥宋军的人,居然巧妙地设计,非但助戴不胜逃离了齐军的追击,还趁机射杀了不少齐军士卒。

似这种帮助城外友军的方式,可是《孙子》、《吴子》等兵法中从未提及过的,虽然谈不上什么高深的妙计,但田章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对面临时想出来的对策。

『究竟是谁?!』

田章感觉自己被弄得肝火都有些涌上来了。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田章历来都很注重提前了解对手的性格,因为这有助于他去判断对手的意图。

就比如戴不胜、戴盈之、景敾这三个宋国的军司马,田章就很清楚这三人的性格:戴不胜勇而少谋、景敾胆怯畏缩、唯戴盈之稍有些谋略。

在了解这三人的性格后,田章就能以此做出判断:戴不胜这个人,可以用诱敌之计击败;而景敾,用多倍的兵力就能让其彻底失去取胜的自信;至于戴盈之,虽有些谋略,但不善奇谋,以正道用兵将其击败即可。

是的,在此之前,戴不胜、戴盈之、景敾几人的性格与作战方式,几乎已经被田章给摸透了,因此他毫不怀疑自己必然可以击败这三者。

然而如今,事情出现了变故,宋军中出现了一个他根本不了解的“主将”,对此人的姓名、性格、用兵方式,田章一无所知,这让他感觉非常难受,隐隐有种我在明处、敌在暗处的难受。

更要命的是,在宋军这个“主将”的指挥下,原本在田章看来充其量只是二三流的戴不胜之辈,居然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知进退、懂利害的将领,比如方才戴不胜在明明还有余力守卫营寨的情况下,果断放弃营寨撤兵逃走——若非如此,这个戴不胜或许早已成为他齐军的阶下囚。

田章知道,这就是一位优秀的主将能给己方兵将带来的改变。

不是他自夸,何以魏韩两国的军队频频在秦国军队面前失利,可在他田章担任主帅后,齐、魏、韩三国联军却攻破了秦国那座此前无人攻破过的函谷关呢?无非就是他田章给魏国、韩国的那些将领们指明了方向。

而现如今,宋军当中那名不知名的“主将”,亦起到了这个效果,以至于在此人的指挥下,原本不足为惧的戴不胜一流,居然变得如此滑溜、难缠。

“传令田触、田达,叫其尝试看看攻城。”

在思忖了片刻后,田章下达了命令。

在田章的命令下,田触、田达便率领麾下士卒扛着长梯尝试攻打逼阳城。

正如田章所料,逼阳城的防守紧密有序,步卒与弓弩手的分布恰到好处,简直是滴水不漏。

田章绝不相信那是宋国太子戴武指挥的结果。

“先撤!回营从长计议。”

在吩咐下去之后,田章忍不住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逼阳城。

他隐隐有种错觉,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濮水战场」,正面对着秦国名将「樗(chū)里疾」,那是唯一一位击败过他匡章的男人。

当然,对于濮水战场的失利,田章并不服气,但遗憾的是,他已经失去了击败樗里疾洗刷耻辱的机会,因为在他率领齐、魏、韩三国军队进攻秦国的函谷关之前,樗里疾就已经病故了,被葬在秦国渭水南边章台之东。

否则,若樗里疾作为主将镇守函谷关,他田章未必可以攻破这座关隘。

而现如今,逼阳城内那个不知名的“宋军主将”,隐隐给田章一种仿佛曾经面对樗里疾时那般的不安与忐忑。

『……有意思了,既然如此,就让我田章来试试你的斤两!』

可能是因为联想到了曾经唯一击败过他的对手秦将樗里疾,今年已经五十七岁的田章,心中逐渐燃起了热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