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桓、灵以来,黄巾猖乱,国势日衰,天下争横,诸侯割据,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幸有丞相曹操者,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除凶暴,清定中原,功劳之高,常爵难表,特封为魏公,加九锡,臣其勿辞!”
侍中董昭取出笔墨,当场写了一份圣旨,以极为华丽的言辞,加封曹操为魏公,又上前威逼着皇帝,在圣旨上盖了玉玺,事情彻底的落定了!
华歆端过个锦盒,里面放着一枚金印,四寸大小,通体紫金色,上面有四条蛟龙,身躯旋转腾飞,龙口大开,霸气非常,正面刻有八个大字--“天地所授、魏公之宝!”
按照古制,皇帝的印称之为玺,诸侯、官员的叫做印、章,曹操这一枚偏偏叫做‘宝’,大小、规格仅比玉玺低一点罢了!
而且诸侯、官员的印章,都是皇帝赐予的,以代表替天子牧民,只有皇帝的玉玺,才是天地所授予的,曹操就是想告诉世人,魏公是自己拼搏出来的,不是其他人赐予的!
另外吗,这样一枚精美的印宝,不是仓促之间弄出来的,不知要费多少人工、精力、时间,由此可见,对于魏公这个爵位,曹操也是垂涎已久了!
接下来,董昭举着圣旨,华歆捧着印宝,以及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合称九锡),浩浩荡荡的前往相府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两人带着圣旨、印宝又回来了,还有一条惊人的消息,曹丞相自认功低德薄,不敢受魏公之位、九锡之赏,请另以贤者赐之!
有人不禁要问了,曹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就是想进位公爵,而后谋取汉室江山吗,怎么事情办成之后,反而拒绝起来了?
道理也很简单,曹操老奸巨猾,想要名利兼收,一次就接受了封赏,未免吃像太难看了,必须拒绝上几次,才显的自己道德高尚呢,也能绝天下悠悠之口,就能皇帝登基之时,必须退避三次一个道理!
群臣们久在宦海沉浮,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了,何况曹操回答的巧妙,不是推辞公爵、九锡,而是另寻贤者封赏,试问满朝文武之中,谁比曹丞相更加‘贤明’呢?
如果真有人站出来,大喊一声我是贤者,那么明天的太阳吗,肯定不会再为他升起了!
接下来,群臣又是鼓吹一阵,称赞丞相大人的贤明,天下无人可比之类,董昭、华歆又写了一份圣旨,捧着‘魏公之宝’,在十几名元老重臣陪同下,再次前往丞相府传旨,结果又遭到了拒绝!
册封之礼吗,一次比一次隆重,第三次皇帝刘协亲自执笔,用颤抖的手写了一封圣旨,上面还落了不少伤心泪呢,而后文武群臣集体出动,前往丞相的府邸中,请曹操接受魏公之位、九锡之赏,声势极为的浩大!
………………………………………………………………………
“请丞相大人进爵魏公、受领九锡,莫浮天下苍生之望!”
“请丞相大人进爵魏公、受领九锡,莫浮天下苍生之望!”
……………………
与此同时,许昌城的百姓也知消息了,纷纷的聚集在相府门前,竟有数万人之众呢,都是拥护曹丞相上位的!
一则,曹操执掌大权以来,讨伐诸侯、结束战乱,镇压豪强、兴修水利,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中原地区的人心,已经尽归曹氏矣!
二则,凡是前来请愿的百姓们,可以领到二十斤粟米、二斤肥肉、少许的五珠钱币……这种事暗中进行,不能记载史册,也就不详细说明了!
“阿瞒何德何能,竟受万民如此拥戴,唯有尽心尽力、一统天下,还百姓们一个太平世界!”
眼看把戏都做足了,曹操终于接受了圣旨,先是到相府祠堂,把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又让人取出金银、丝绸、食物……赏赐给劝进的百姓们!
接下来,曹操换上公爵服饰,手持倚天宝剑,端坐六马金根车,带领着文武官员,在数千虎豹骑簇拥之下,前往皇宫朝拜天子谢恩,再把自己进爵魏公之事,正式的昭告天下,而车队的目标正是司马门!
按照汉家的制服,只有皇帝、皇后、诸侯王可以走司马门,文武官员进宫之时,只能走青锁门,
曹操这个大胆举动,就是明白的告诉天下人,自己虽不是皇帝,却有皇帝的权威、尊荣,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试探,为以后取而代之铺平道路!
没想到的是,队伍来到了司马门前,却遇到了巨大的阻碍顿,无人胆敢上前一步,就连许褚这样的勇士,也是束手无策呢,因为挡住道路的是一个人--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