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第四百四十章 怎么赈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章 怎么赈灾(2 / 2)

“自救?”在场的所有大小官员,都怔了一下。

“发动境内的大户,捐粮。”熊文灿指着大田县令道:“比如你大田县,以矿山立县,靠开矿发财的大户多如牛毛,这些人平日里强取豪夺积累下万贯家财,此刻有难,不让他们拿点出来,更待何时?”

众官面面相觑,大田县令咽了一口唾沫,犹豫一下道:“大人,这个,捐粮,下官已经发动一回了,县里的大户差不多都捐过了。”

“捐出了多少?”

“一共五百石。”大田县舔了一下嘴皮。

“什么?”熊文灿瞪大了眼:“五百石?区区五百石?”

大田县叫苦:“下官已经把嘴皮子都说破了,才逼出来这些粮食,大人不要以为少,我听说别的县,连一百石的捐粮都没有呢。”

“按朝廷规制,赈灾口粮,以大口六斗、小口三斗的标准发粮,你这五百石,能顶多少人吃几天?”熊文灿发了脾气:“何大人,他说其他县还没他大田县捐的多,是不是?”

延平知府何永堂愁眉苦脸,好半天才憋出来一个“是”字。

“砰!”

熊文灿的手重重的拍在了墙砖上,怒不可遏:“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堂堂一个知府,大灾当前,连赈灾口粮都拿不出来,如何做事的?!”

何永堂见他生气,挥挥手,示意众官退后,自己独自凑到熊文灿身旁,低声道:“大人息怒,容我细禀。”

熊文灿气哼哼的不做声,何永堂又道:“大人知道,我这延平府多山,老百姓种粮艰难,故而以矿山和茶叶种植居多,延平府没钱,但有钱的人却多,可是这矿山的矿主和茶山的地主,都是谁大人知道吗?”

熊文灿心中一动,脸色微变。

何永堂停了一下,继续说道:“茶山的地主,与矿山的矿主,是同一拨人,全是徽商。”

“徽商?”熊文灿默念了一遍。

“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婺源汪家,大人知道汪家吧?”

熊文灿脱口而出:“如何不知?两朝重臣汪应蛟,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前年刚仙去,皇上下诏加太子太保的虚衔,他的儿子还是现任中书舍人。”

“汪家是个代表,跟他家类似的,还有很多,大人,你说我敢逼这些人逼急了吗?”

“…”熊文灿哑口无言,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徽商,一个重量级的群体,其能量比闻名遐迩的晋商还大,靠弘治年间开中法实施后的盐业生意开始发迹,几十年下来,抱团崛起,整个江南都是他们的足迹,染指百业。

而比晋商更可怕的是,是徽商懂得以商养仕。

徽商重子弟教育,江南本就学风鼎盛,他们的子孙能人辈出,全是读书种子,每年不中几个进士举人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所以朝廷里徽商的族人,并不少见,不少人还身居高位。

熊文灿是四川人,他知道江南出党争人才,也听说过徽商的实力。

徽商以吴、黄、汪几大家族为首,任何一个家族,都不是熊文灿惹得起的。

所以何永堂一提汪家,熊文灿瞬间就没了脾气。

两人沉默下来,耳畔随风传来的,只有城下饥民嚎叫的声音。

何永堂偷偷招招手,唤来大田知县,赔笑着对熊文灿道:“大人,现在已经晌午了,不如先去县衙用饭,大人劳累一上午了,可不能累坏了身子,如今全省都仰仗大人呢。”

熊文灿双手按着城墙,无语望天半响,长叹一口气,挥挥手,示意县令头前带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