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老将军的黯然离去,早朝有些变味儿,一看气氛不对,越王干脆宣布下朝。
但是下朝并不意味的就不能办事儿了,这不是嘛,小会这就开起来。
今天与会的人员多了不少,除了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和张大将军也都在,搞的像个小朝廷一样。
越王赐了宴,酒足饭饱之后才开始商量正事儿,“不知大将军需要多少人马?”
“玄武城有守军3万。”张大将军伸出三根手指,“臣想从卫城和庆城各抽调一些,也凑个3万之数。”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越王说的是诸位爱卿,其实看的是兵部尚书韩知兵。
韩尚书摸摸自己的双下巴,“臣以为不妥,卫城和庆城一共才6万战兵,这一下拿出一半,实在太多了一些。”
越王扫了一眼其他大臣,没人说话,“那依韩爱卿的意思呢?”
“臣以为3万人不多。”韩知兵拱拱手,“但应该调集一些城卫军充入军中。”
此城卫军不是指玄武城的城卫军,而是其他城池的城卫军。
大越地方以城主统辖军政,有大城也有小城,城卫军的规模也是依照城池的大小来的,少的只有几百,多的甚至有三五千。
“一般的城卫军,战斗力怕是不行。”
何止是不行啊,很多城池的城卫军也就能欺负个老百姓,打击山贼都力有不逮,简直就是一帮战五渣。
“大将军本来就是练兵。”韩知兵满脸堆笑,“这好兵赖兵不都是练嘛。”
张大将军冷笑一声,“练是一样练,那折损可就大了。”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复杂:
最浅显的,若是士兵战死太多,他这个大将军难辞其咎,甚至会在军中失去威信。
再一个,韩知兵身为兵部尚书一向主张收拢兵权,削弱地方力量,但却迟迟没有动作。
为什么不动?还不是不好下手。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就是一场内乱,烽火遍地也不是说说而已。
好吧,张大将军不得不承认,眼下确实是个好机会。
大军出征,韩尚书可以顺理成章的借着他的手抽调各城城卫军,凯旋之后估计还要来一个借而不还。
张大将军想的清楚,妄图把这烫手的山芋扔到自己手里?拖自己下水?姓韩的算盘打的倒是挺好,可惜想的太美。
被看穿的韩知兵只是笑笑,“不行就不行呗,我就只是一个提议,不成就换一个。”表现的十分光棍。
张大将军哼哼两声,小小的发泄一下不满。
这家伙一天笑眯眯的,看着老好人一样,其实就是个笑面虎,心黑着呢。
“好了,好了,三万就三万吧。”越王一看其他大臣没有异议,也就拍板决定了。
事实上越王也想削弱地方势力,只不过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使得他根本不敢妄动。
偌大的大周皇朝为什么只剩下一座孤城?还不是妄图收拢天下势力,最后受反噬而死。
张大将军拱拱手,“王上,臣还有一个要求。”
“准了。”越王摆摆手,“是想要调用这次的武举榜眼吧,准了。”
“谢王上!”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武举榜眼正是张大将军的儿子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