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巨大陨石坑内。
申天奇发现巨大的冰层。
这就不用为能源发愁了,让智脑控制新建的大型宇宙飞船也飞过来。
之前不敢肯定有多少冰,不敢直接运行大型宇宙飞船,怕这里冰含量少,浪费能源。
这下确定了有大量的冰,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了。
很快大型宇宙飞船也过来了,直接把小型飞船,变成一个大型采矿设备。
又用大飞船上的纳米机器人,形成一些设备开始采集冰块。
采集的冰块,被直接运送到大型飞船内部,加热形成水,然后用设备电解液体水,形成氧气跟氢气,再被设备压缩液化储存。
申天奇在一边,用念力压缩液体氢,形成金属氢进行存储。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空间。
在开采冰的同时,还一边控制周围地下金属元素,形成金属块堆积在陨石坑下面。
这一开采就是一天时间,光各种金属材料,附近几十里范围都快堆积满了。
采集的冰制成的液氧都有几万吨了,金属氢也有近千吨了。
要知道金属氢制成的粉末粒子,可以进行核聚变反应,上千吨的核聚变原料,蕴含的能量,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庞大。
用来驱动一只宇宙舰队足够了。
只要能到达土星附近,就不怕缺少氢能源了,整颗土星,几乎都是氢元素组成的,土星表面都是液态氢,星核更是一个巨大的金属氢固体内核。
完全就是自己的能源原料供应站。
感觉能源原料够用了,就停下了对冰的开采。
接下来就是专心的制造舰队了。
用念力笼罩所有金属材料,运用分子操控能力,同时也运用电磁超控能力,开始了纳米机器人的制作。
就见‘所有的金属材料,就像慢慢融化般,开始流动起来。
接着开始组合起来,以巨大陨石坑为中心,方圆百公里内,出现一百一十艘巨大的飞船。
最大的一艘飞船,占地面积达到二十多公里。
为了方便,申天奇用飞船的占地面积来给飞船分等级。
占地面积,在十公里范围内的,命名为星内飞船。占地面积超过十公里,低于一百公里的,命名为行星级飞船。
占地超过一百公里,低于一千公里的,命名为恒星级飞船。占地面积超过一千公里的为星系级飞船。
目前,申天奇最多可以建造,行星级的中等以下的飞船,也就是最大可以建造五十公里的飞船。
那么大的飞船可以建造出来,但是因为动力系统有点跟不上,因此速度就会被严重降低。
所以这次,他只是建造了一艘二十公里的飞船,准备作为旗舰飞船。
这也是根据计算,目前的能源系统,可以驱动却不太影响速度的最大体积了。
除非以后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新的突破,或者发动机引擎有重大突破,才能建造更大飞船。
除了这艘二十公里的旗舰飞船,剩下的一百零九艘新建的飞船,全部都是占地五公里的巨型宇宙飞船。
这比他之前建造的那艘飞船,大多了。
这也是有了足够的能源原料,才敢这样。
还有就是因为,他有特殊的能力,建造这些飞船不会花太多时间。
接着,又制造了一批新型卫星出来,准备在去土星的路上,沿路释放。
既然有这么庞大的舰队,每个飞船内部还要有机器人来维护,自己可不能时刻盯着。
再说了,这么庞大的舰队,在宇宙星空中航行,展开的队形,也会超出他念力控制范围。
因此,给每艘飞船配备维护机器人,也是必须的。
这些飞船也是功能齐全,跟之前的小飞船差不多,只是体积放大了很多,各种设备都配备了,甚至像武器系统,因为动力强劲,火力反而更强。
能量武器,跟体积还有能源都是成正比的。
现在,就那艘旗舰飞船,配备的武器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那颗小行星击碎。如果形成一个巨大的激光炮或者粒子喷射炮,一下就能击穿那颗小行星。
就算只是小型的能量武器,旗舰飞船表面可以瞬间形成几万组,一起攻击那颗小行星,不要多久也能击碎它。
这些飞船,光占地总面积就超过上千公里。
如果要改变那颗小行星的轨道,或者给它减速,只要让这些飞船,在小行星表面,形成几个巨大的粒子喷射引擎,就足够了。
甚至,可以把那颗小行星当舰体,几个巨大粒子喷射发动机引擎做动力,进行远距离宇宙航行。
这次任务可以说,很轻松就可以完成。
接下来,申天奇又用各种能力,制造了大批的机器人,给每艘飞船都配备了一万机器人。
这就是一百多万的机器人,这都能应对电影中那种外星人入侵了。
要知道,这些机器人,全部都是由纳米机器人组合起来形成的,除非摧毁它体内的小型反应炉,不然它就是不死生物。
这种机器人大军,在地球几乎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