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性荷尔蒙极其浓重的战争世界里,“战争让女人走开”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说法。
不过真的走得开吗?
早在华夏商代,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就统兵征战四方。无独有偶,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军中也已经有雅典和斯巴达女性士兵。之后有花木兰代父从军,功成名就是女中豪杰;西方的圣女贞德带领法兰西对抗英军的入侵,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
而女性真正大规模走向战场,是后来的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是作战形式,还是各种战略战术,乃至于敌对各国之间的王牌将帅之间的对决都让后人津津乐道。比起无聊透顶的一战堑壕战,二战着实是战争史上的华彩乐章。
但悲惨的是,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武器装备横空出世,动辄歼灭数十万敌方军队的大战役开始屡见不鲜。
这场战争让全世界见证了女性的非凡壮举。尤其是苏联,响应斯大林的号召,几十万女兵踊跃参军,这些女人学会了各种军事专业技术,从医护兵到坦克兵,从步兵到狙击手,从高炮手到战斗机飞行员,包括那些“绝对男人”的岗位。苏联女兵用青春、用鲜血、用生命与这场战争形成对峙和抗争。
美国也有近四十万女性要求参军报国。不过美军的伤亡人数在整个二战各国中间都不算太多,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女兵上前线。例如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空军的女性飞行人员只有38人阵亡,这数字跟苏联人简直没法比。但是美国的广大女性们也没闲着,她们负责在大后方生产军火,从子弹炮弹到航空母舰,每一个岗位上都可能出现女性工作者。这也是战后欧美国家女权运动高涨的原因之一,她们已经习惯了出来工作,而不是做一个困于庭院之间的主妇。
至于德国,虽然也有近50万女兵参军,但她们在军中的身份自始至终只是协助者,她们基本没有军职和军衔,也不佩带武器,更不会像联女兵那样,大规模的参加一线作战,只是承担着文职或者搜集信息的任务,大多数从事一些服务性的工作,比如护士、通信、装备维护、防空协助等非前线工作。但即使是这样也给德国的军队缓解了很多的压力。
“一个孩子从小失去了母亲,那他的童年得多悲惨?我不是要揭你伤疤,可这件事上你应该深有体会。”雅尼克正对雅科夫循循善诱。“让女人和孩子参与到战争中,是非常不人道的,简直就是阻碍繁衍和文明进步的野蛮行径!战争已经伤害了他们,而你父亲却还要让他们上战场送命,这不就是丧心病狂么?!他们除了消耗我军的弹药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十个人换一个,还是二十个人能换一个?如果这些未经过训练的女人和孩子真能改变战局,那我们还费那么大劲训练军队干什么?”
“你要我怎么做?”雅科夫深深的叹了口气,表情很是颓然。“父亲已经和我断绝了关系,那我也没什么用了,你还是把我送到普通战俘营里吧。”
雅尼克微微一笑。“放心,我这个人是很守信用的;你就安心呆在军官休养院里直到战争结束,到时候我会送你回去。”
“不过现在你得挽救这些可怜的女人和孩子们。这些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将来不管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战争早晚有一天是要结束的,到时候重建家园就得靠这些孩子们。现在你父亲要把这些孩子都害死,不就是彻底将整个国家推入地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