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唐朝第一道士> 第六十五章 穴位之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章 穴位之说(2 / 2)

一整天,钟文都在翻书,记忆中度过的,哪怕到了夜晚后,钟文依然拿着一本书籍在翻着。

第二天清晨,钟文在李道陵的教导下,开始了第一次的运功。

“九首,你要感受下丹田处,意想着有股热气,引导他,导向任脉……”

李道陵摆着站桩的状态,开始向着钟文一字一句的教导,好在钟文昨日一天里翻看关于穴位的书籍,也知道了绝大部分的穴位在哪,以及正经与奇经的位置。

钟文依照李道陵的指引,开始意想着丹田处有股热气,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股热气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好在钟文已经站桩半年多了,自然能随意的感受到,指引着往着任脉而去。

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后,李道陵才结束了对钟文的教导,只是让钟文好生记住刚才运行的路线,钟文心中明白,这一切,将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且自己体内的那股热气,更像是一股内气。

这一切,使得钟文异常的兴奋,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可以学功夫了,而且还是内家功夫,这使得他更加坚持着要好好去背那些穴位图了。

虽说人体的周身穴位有八百三十个之多,可在唐朝时期,却是没有被发现出这么多的穴位来。

人体有着正经与奇经之分,正经,指的是十二正经,而奇经,自然指的是奇经八脉,也就是俗称的奇经八脉。

十二正经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的名称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在每条正经还是奇经八脉上,都分布着不少的穴位,同样,各经与脉之间的联系,也是不可分割的。

在黄帝内经这本奇书中,共有记载总计一百六十个穴位,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记载关于穴位的书籍了。

而到了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中,却是记载了三百四十个之多,而且有着一一的介绍论述,皇甫谧可以说是针灸鼻祖了,而他所著的‘针灸甲乙经’也是华夏史上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而一直到了宋代,王惟一重新对穴位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铸造出了针灸铜人等伟大的成就,供后世学习。

穴位,在中医界中,又有着不一样的存在,在华夏的古代中,看病治病,基本是不脱离穴位的。

直至现代,中医以及针灸之术,渐渐式微,使得中医渐渐走向没落,这也算是整个中医界的悲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