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相夜曲> 第三十五章 玉竹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玉竹赋(2 / 2)

说到这杨永旭突然想到村里还有一个女孩孤孤单单着,自己走后她应该会更加无聊了,这个小女孩又跟陆葳蕤差不多大,自己也都会动手不用麻烦别人照顾她,这样让这小女孩去给葳蕤做做伴,或许能解她一丝无聊。

于是开口跟韩伯说明了情况,韩伯当然是欣然应允,还表示明日天亮就让他的弟女孙出发,恳请杨永旭能让阿罗护送一程,然后返回。

杨永旭笑着点头同意。

韩伯又开口问到伺候未来主母需要注意的点。

杨永旭听到后想到陆葳蕤的温顺性格,笑道“这些就让你弟女孙自己去问吧”。

说着想到了什么,继续开口道“你弟女孙名字不如就叫问筠吧”。

“问筠,韩问筠,谢公子赐名”韩伯念叨了两声后谢道。

随后又开口询问道“那公子有什么东西或什么话需要问筠带给小姐的吗”。

“这个嘛”杨永旭嘀咕着。心里想着这小妮子比自己还有钱,肯定什么都不缺,她最喜欢吃的南瓜饼此时自己也来不及做,至于话嘛。无意间瞥到了门外欣欣向荣的几株玉竹,在门缝里的土壤中生长,又成双成对的,虽坚苦却至渝,玉竹玉竹,拿起顺道买来的纸笔就写来起来。

------------------------------------------------------------------------------

神农尝草,初为葳蕤;汉医别录,始称玉竹。容四季时节之生长,纳厚土万般以滋养。茎高二五,进退间淡然自若;叶生绿灰,情丝若人间百味;花显龙玉,淸贵又谪仙临世。娇美风姿,不含不露。入药味甘性微寒,效得胃肺止生咳。圣手华佗之访山,樊阿记魏;盛唐弱女之离宫,花甲盛颜。数历季末,含苞待放。百里之近,忘日不得。爱屋及乌,秦诸子之尚书;辗转反侧,周春秋之诗经。年少从军,尽忠报国。甫相别离,心愁绪思。

熟于三秋,美在当下。白雪没而芽尖冒,时雨至而绒装生。伴乾坤以春暖,表牡丹之爱;独润物诱春色,示陶菊之卓然。花叶果枝,地母厚爱。水陆君质,天父疼怜。渭河洛水,观形容之芳宜。苍茫原野,品内里之深蕴。

披锦衣,藏生计,斑竹惊其美貌,参精忧其功德。人之大欲,入汤消去不安;人之小欲,茶酒延年益寿。内外兼修,相得益彰。莲池折柳堪避暑,梅林桃园可作画。细雨梳妆,穷天地之美。旭日映辉,极古今之姿。

兴之所至,毛毫飞落。江南烟雨生玉竹,玉竹敲门思葳蕤。瓦屋麟房,暗蓄甲斗之时;黑墨宣纸,难诉明瑾之思。四美具,二难并。兴尽悲来,觉人间乏味。投笔纵马,恐负国失身。犹记书尽人归来,又有两情非朝暮。嗟乎,尾生失鸳鸯而沉水,牛郎恋织女而鹊桥。传书大爱,不得长久。未经小爱,如之奈何。

悲此笔休,忧悲长久,徒以一诗略以筹怀:

玉竹何及葳蕤妆,南风徐来南国香。

彼岸花开引虫蝶,春暖冬去复夏秋。

相思满腔难言述,泪酒沾遍罗裳袖。

醉梦曾到谢安桥,若无相嫌月老桥。

------------------------------------------------------------------------------

写着间不觉眼泪已经滴落,流在了纸上。

笔尽,杨永旭投笔一旁,拿起纸张吹了吹就折好递给了韩伯。

杨永旭写信时没有避讳韩伯,韩伯本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但无意间看到了杨永旭写的内容,越看越惊,于是乎全部看完了,不过见杨永旭没有怪罪自己,心中的那丝忐忑也让下去了。

恭敬的接过信纸后,就对杨永旭深深的一拜,然后开口说道“先生大才,可当国佐之才”。

说完又拜了下,问道“只是此信更像一文,不如公子为其取个名字,将来必定传之于世”。

杨永旭听后笑了笑,传不传世的他不在乎,只是刚才写的确实是文。因为自己心中有千万句话想对陆葳蕤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无意间看到门外的玉竹就想到了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不过此文有个名字或许也是个好事吧,于是开口道“那就叫玉竹赋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