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召唤大纵横时代> 第九十九章 革新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 革新制度(2 / 2)

临走时,发现瞿清儿子倒是清秀机灵,与之聊了几句,便回到宫中。</p>

回到宫中的江河,第一时间就收到了一份来自东瀛的急报。</p>

不用多说,自是张立汇报来的东瀛战况——邪马台主力已灭,狗奴国历险复安。</p>

此时的张立正与菊池彦两路并进,攻克邪马台诸城池。</p>

接过战报,江河倒是欣慰,张立提前完成任务,那自己的东瀛计划也可早做打算。灭掉邪马台之后,江河需要扶持一个代言人,就张立的报告来看,眼下菊池彦是越来越往这个方向发展。</p>

不过此前江河答应过他,此战之后,允许他入籍华夏,这倒是让江河有些为难。不过这点小事,日后见了菊池再说也不迟,眼下江河的中心还是要改革平章制度。</p>

江河分析了两位平章的工作,认为平章之位虽然忙碌,却实际承担了许多原本基础的事物。所以江河打算为平章添置属吏。</p>

可添加属吏之后,虽然解放了平章,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管理?或者说这种已经添置属吏的平章机构,已经成为一个机构,而不是一个官职。</p>

而这个机构,不偏不倚,和中书省的职能简直重叠的太多。这让江河有些想要仿照隋唐置下三省。</p>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如今的平章即相当于中书与尚书的结合体,既是计划的起草者,也是实行部门的最高长官。</p>

而门下一职,则不存在于大宋朝的制度当中,或者说这个门下侍郎,一直是由江河亲自担任。而关于审议的职权,平章又承接了一些,如此看来,平章累死,也不是什么怪事了。</p>

一人身担三职,原本一百个人的活交给了两个人,法、瞿二人坚持到现在,江河也由衷佩服。</p>

不过盲目效法隋唐,也不是江河一贯秉性。</p>

他始终坚持有条理的学,与实际结合,探寻最适合当下的政治制度。</p>

就眼下来看,平章一职不会轮到庸人来担任,所以平章担子多些,其实是合理的,减轻不必要的担子,才是江河要做的。</p>

可就目下来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设置新的平章席位,二就是为平章添加属吏,形成机构。</p>

两条路各有千秋,江河也有些犯难。</p>

想了很久,江河决定,两条路都走,都迈一小步。之所以在这件事上畏首畏尾,还是江河担心自己的政治尝试,遭到残酷失败。</p>

对于眼下的大宋,稳定是比什么都强的。</p>

想了很久,终于才发出圣旨:“设平章政事新席,在左右平章政事之下,从一品。设门下侍郎,官正三品,定额六人,附于三平章下。”</p>

圣旨发出不久,宫中又发出一道圣旨:“大宋神文圣武顺天承运皇帝,制曰:左平章瞿清明之,监国忠心,顺穆正慈,宵旰昼夜,废寝忘食,至于疾病。朕以服膺之后,慨然回忆,乃秉前意。兹转瞿清明之为相州刺史,晋爵安陵乡侯,邑千家。”</p>

一封圣旨未完,接连几道圣旨又从宫中传出,其言大略:以户部尚书房玄龄为左平章、刑部侍郎郭阳为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刘义为平章新席,皆有封赏。</p>

至于门下侍郎,则以六部诸侍中、员外郎及六部以下各衙门副手担任。</p>

十余道圣旨,打破了洛阳城的宁静。十个人的调动,带来的可不止是十个人的升迁,短短几日,吏部就因此调度了三十余名京官,一时间整个洛阳城的酒楼都被弹冠相庆的官员包了场子。</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