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召唤大纵横时代> 第五十一章 缮书局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缮书局里(1 / 2)

 自从吕正腐刑入宫以来,失去了头目的两淮刺史们,霎时间乱作一团。有的担心朝廷会予以报复,更有甚至已经交出印信,返回家中。</p>

一时间,两淮官员大为空虚,江河也不怕,让吏部铨选几个得力的官吏调往两淮,而空出来的一应职位,刚好把新科的进士填补其中。</p>

这一科八十三名进士,也分作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都被江河调入秘书省去掌管图书去了。二甲的前半部分,也被江河留在京中。</p>

二甲的后半部分和三甲则全被派到了地方,都是从县令做起,偶尔几个直接做了州别驾或长史。</p>

赵成乃是前科进士,新朝建立之后,江河追赠了先前的进士,全部赐予进士出身。已经入秘书省将近四年的他,已经变得成熟稳重。</p>

这日,秘书省来了三位新的成员,秘书省监孙大通却不看好这三个文绉绉的新人。也不管他们是什么一甲出身,统一安排到了省丞赵成麾下。</p>

这也难怪,秘书省的人,人人皆知这孙大通不学无术,之所以能被江河看重,做了五年贴身秘书和两年秘书省省监,全是靠当年的一场占卜。</p>

自那以后,孙大通便苦心钻研易经。和别的朝代的秘书省不同,大宋的秘书省更为庞大,不仅管着内外图书,更负责胁从皇帝、平章、尚书,草拟诏书。</p>

由于身份特殊,需要长时间跟在皇帝身边,秘书省的侍中人数远远超出其他部门。</p>

就连秘书省的四把手,秘书省丞赵成,都领下了侍中职位。</p>

“你们三个,今后就跟在我身边吧,陛下认命你们为校书郎,虽然只是个八品官,还比不得一个县令,却也是前途无量,可万万不要辜负了陛下的栽培!”才二十多的赵成,在三人面前显得极为老成,哪怕三人的年龄比他还大一些。</p>

一甲三人虽然年龄比赵成大不少,却也知道在官场之上,一品之差就足以分出上下。当下一个个恭敬地站在赵成面前,谦逊道:“吾等谨记省丞教诲。”</p>

引着三人来到一处办公之地,里面吏员来往,搬运书籍者、检查核错者、修补古书者不一而足。来到忙碌的工作场所,三人也隐隐吃了一惊。</p>

本以为窗前苦读十年,能换来一刻安宁,看里面人来人往,累得满头大汗,不禁让三人心生退意。</p>

赵成看出了他们三个的心思,干笑了一声。“别怕,他们是缮书局的吏员,陛下交代过,让你们先来这里,主持修补一下古书。”</p>

“大陈命运衰微,为我大宋所继。然而自景帝以来,天下寥落,不少书籍都已散轶。”</p>

“这些书籍都是前人毕生心血所做,完全不夸张的说,一本古籍就是一位大儒毕生心血,若是毁于虫蠹,岂不可惜?”</p>

“是啊!我辈读书之人,每每欲得名士硕儒与学,往往不得。若能让此古籍流通天下,岂不是人人都可择先贤为师了?”状元先开了口。</p>

榜眼紧随其后:“省丞说得有理,此才是吾辈该做的事情!”</p>

“就是!吾辈读书,就是为了教化万民,待天子而牧,如此教化大事,我们三人就算一辈子不升官,埋首于此,也不遗憾了!”</p>

探花的话,引起了三人的共鸣。虽然不过是正八品的小官,却也在这缮书局里地位尊崇了。</p>

“这位是缮书局的典书,也是你们今后的上司。”赵成带着三人来到一张案前,案前正有一个中年官员,伏案看书,看得极其仔细连四人到来都没有察觉。</p>

“当当。”赵成瞧了瞧桌子,才把典书从书里叫了出来。</p>

“哟,这不是省丞大人吗?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p>

赵成白了这典书一眼。“陛下旨意,让这三位来缮书局历练历练?”</p>

“怎么?这三位什么来头?”典书一听这话,暗叫不对,自己才是个从七品的官,再看三人官府服,分明是正八品。正八品的校书郎来我这里作甚?</p>

修缮古书,耗时极大。缮书局一年也就能修缮二三十本古书,这点书,别说是常人了,就算是这个读书如羊吃草的典书,也能看完七八遍。</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