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召唤大纵横时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万里征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万里征程(1 / 2)

 “哦?景略献策,孤求之不得,岂会怪汝?”临大事而不惊,江河已然颇有人主之姿。</p>

王猛得了江河保障,才继续说道:“某以为,宋比于陈者,实如日出东方,月落于西。何哉?自然之理也!某以为,当速北上灭陈渊之兵,囚之而继,法禅让之道,而建新朝于宇内。”</p>

“至于韩匡之流,纵用兵二十万,亦是流寇之徒,不足虑耳!速破神都,而为至尊,号令天下,以为正朔!”</p>

听了王猛的分析,江河感觉颇有道理。“景略之言,是要让陈渊禅让于我,如此得位稍正,民意亦和,是吗?”</p>

“然也,圣人不必发言问询牧主,圣人之天下自有圣人决断。圣人秉承天意,若是问询牧主,岂非是要与官绅一同治国了?”</p>

的确,江河之前搞得那一套已经破产。历史已经再次证明了,在大陈这样的经济社会当中,唯有封建专制一条,可以保持国家稳定。</p>

这时候,江河明显发现袁淑有些神色不定,就知道他有话要说。</p>

袁淑发现了江河看来的目光,知道不说不行了。“某有一眼,与景略之言相左。”</p>

“阳源速言,此正决断之时,孤当听取百家,而成己见。”</p>

袁淑再拜,道:“吾以为,此时当鲜明立场,例数陈之恶鄙,另起一国,犹周之伐殷,方能确立新政,推行天下。周保天下之久者,在分封、在礼法,此皆当时新政,合乎时宜,而保国祚长久。”</p>

“然,遍观三代之先,圣人禅让,只得一世之美,而子孙困矣。”</p>

“豫州,某可不是此意!禅让之法是让伪陈将天子之位禅于我主,我主有嗣,岂用再禅让别人?”王猛有些生气,这袁淑分明是曲解自己的意思。</p>

“圣人有嗣、尧舜亦有嗣。兴禅让之法得国,而家之者。唯有夏之启者,然今儒者何以视之?”</p>

“这……”</p>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p>

“虞舜之朝,不过四十载,亡之亦损王启之名。今陈四百载,景略之意,难道是让圣人背负夏启的十倍骂名吗?”</p>

这个袁淑!</p>

王猛低眉认下,这袁淑只会诡辩。当今天下还有几人记得陈室恩德?</p>

“虞舜之贤,天下闻之。昔者虞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如此贤德,天下敬重。而今之陈,为了延续国祚,天灾不救,储粟养军,至亲征伐,天下动荡。岂有虞舜之德哉?”</p>

一番辩论,还是王猛占了上风。他向江河一拜,道:“若天下知圣人提兵入都,终暴陈之祚,皆当欢喜,谈何侮辱?至于百年之后,则天下之民,皆视为宗祖,谈何辱名?”</p>

“好好好!二卿之言,皆有可取之策。然是胁迫禅让,还是另立新朝,终究是要先平定伪陈之乱。未定之前,孤以宋王之名,诏令天下即是!”</p>

“宋王圣明!”见江河敲定,两人也不再争执,一拜而结。</p>

这时候孙大通也起草完了诏书。江河就让两人代为矫正,即昭告全军。</p>

这时正在操练,各阶军官听到命令集合部队,也不知要做什么。江河并未召集全军,二十万人可不是可以随便召集的。江河把军中什长以上以及三万亲军全部招来,也有五六万人,算是全军代表。</p>

军中早有高台,江河带着袁淑、王猛以及军中战将登上高台宣读诏书。</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