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召唤大纵横时代> 第一章 思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思归(1 / 2)

 二人乘风归来,抵达了江河在平安坊处的官邸。</p>

这处宅邸本来就是官府所有,是前朝某个官员的宅邸,因为犯了重罪被朝廷抄没。</p>

江河在为自己挑选宅邸时候,在数个备选官邸中好不容易才挑选好这处官邸。今日封禅大典中封给江河的一处官邸就是这一处了。</p>

这处官邸在平安坊的东北角,离坊北的的坊门不远,出行极为便捷。离着城内的各处娱乐设施不远,不过江河最近忙极了,没有时间去。</p>

坊内都是高贵之家,连坊内的街道都宽广异常,不像是寻常坊间小路。坊路两旁院墙都是以各种颜色刷就。</p>

笼统来说,院墙的颜色大概有白色、青色、大红、玄色以及黄色五种颜色。</p>

白色是属于最低等级的色彩了,但在平安坊内却不多见。</p>

大陈尚白,一般人家只要有能力都会给院墙刷上白色。不过这也代表着家中无人为官。但是在这平安坊内居住,又刷白墙的应该都是些大豪商!</p>

青色则代表家中或是祖上近来有人为官,但是官阶不是特别的高,在二千石以下,所以刷院墙为青色。</p>

大红则代表了家中有人为官,而且官阶很高,在二千石及以上!在大陈地方上各郡郡守、各国国相、以及刺史都是二千石高官。</p>

其中刺史比较特殊,在大陈刺史始于陈高祖始创,没有像前世汉武帝创立刺史时候仅仅给了六百石的俸禄,而是直接给了二千石的俸禄!而且刺史的检查地方豪强和各地二千石的职责却没有改变,这久使得刺史权利的增加更加迅速了。</p>

在江河所处的时期,刺史管辖一州军政大事,已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是在俸禄上依旧没有改变,仍然是二千石。</p>

不过这不代表江河所住的地方应该刷大红色,而应该刷玄色——因为江河身上已经拥有了爵位。</p>

大陈的爵位承袭秦朝,照搬照抄了秦朝爵位制度即“二十等军功爵制”。即从上之下分别为:</p>

</p>

列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p>

大陈虽然继承了秦朝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可是很快就发现这样一套制度不合乎大陈的现有国情。后面历代皇帝都对军功爵制度进行了调整,直到开国五十年后,一刀削去了十九个等级,只留下列侯这一等级。</p>

并且规定:非军功不得封侯。</p>

就算是与国同休的列侯也有三等之分:县侯、乡侯和亭侯。</p>

此外还有内乡侯和内亭侯,封邑在城内,没有实际封地,只是给予收税之权。</p>

江河的阳关亭侯自然就是三等列侯中最低的一等亭侯了。虽然封地只有六百户但是也进阶到大陈的贵族一等了。</p>

至于黄色,则仅有王室成员能够刷于院墙了。如先帝(此处之后的先帝不再指陈沈之父,陈桓之兄。指的是陈沈了。)</p>

江河的这处宅邸,占地有二十八陈亩,大概将近一万二千平米大。可惜自从上一任主人被斩杀后,这处宅邸也无人照料,两年前洛阳大火也险些波及此处。</p>

城内的富商们就算敢来平安坊与一众高官显赫、皇亲国戚为邻居,又哪里敢住这么大的房子?</p>

换做之前还有官府派人照顾一二不使之荒芜,可是自从去岁上元孝明皇帝大行之后,晋王登极扩充武力,京中一概冗杂衙门悉数被撤除,其中就包括照料官府宅邸的衙门。</p>

这一年多来,这处官邸无人打理,杂草丛生,直到江河数日前挑选好自己的官邸后才派人打扫清理。</p>

门外还在刷着涂料,好在江河有军方背景,直接让亲卫驻扎到府邸上,只需两百人一日就可以做完此事。</p>

入了庄严的院门,就是一面正在砌起的影壁。江河也去过不少公卿家里,思来想去,感觉少了什么东西,昨日突然想起自己的官邸之中没有影壁。</p>

这样一入府中,不就什么都看到了吗!这可不行,江河连夜命人建起一道影壁,现在还没建完。</p>

等建完之后,还要请匠人在上面雕琢一二,不使单调。</p>

过了影壁就是真正的院门了,二人下马,小厮引马入了一旁小院的养马之处。</p>

大陈的院落结构基本定型,和后世差不多。一进院十分吵闹,自然不是江河居住,打算留给以后的高等仆役居住,只有正堂是亲卫中一些军官的下榻之处。</p>

第二进中住的多是些文吏和高等的杂役,正堂由铁牛、耿雷等亲卫将领居住。第三进中住的是江河身边的核心人物如法正、张仲景、李时珍等人都住在此处。和众人打过招呼之后,江齐二人终于步入第三进的大堂上。</p>

而第三进的大堂也是江河的办公之处。</p>

三进之后便是后院,江河晚上在此居住,齐凌也住在此处。不过江河暂时没有佳人可以填充后院,这后院也就显得冷落些。</p>

三进院和后院的面积差不多大,在后面之东尚有一处不大不小的池塘,边上栽着垂柳,现在正是青翠之时。</p>

池塘边的石板路旁又种着些奇花异草,不过由于无人打理眼下已然是杂草丛生,花草只得藏身于杂草之中。江河蹲在石板路上,将一株杂草拔起。</p>

“还是一味中药呢,该让李时珍看看我这里还有什么药。”</p>

身后的齐凌道:“主公,这池塘边上还是种些花草吧。李神医不是已经问过您想在府上开辟一处作为药圃嘛。”</p>

“在这种药?他可真闲不住,要是在这里种药不如回兖州去种,去昌邑、去奉高就算是去阳关去种药都行。这洛阳怕是以后回不了几次咯。”</p>

“大人何出此言?”齐凌不解。</p>

“伯翼啊,今日之势你还看不出来吗?”江河叹了口气,起了身,将手中的车前草丢在地上。</p>

“洛阳还是待不得啊,等到军队全部交接完毕,咱们就回兖州去吧。”</p>

突然听得一阵琴音传来。二人回头望去,原来池塘上的小亭中有一人正在弹琴。身着白衣,伴着嘈劣的琴音,随风舞荡。二人根本不用观瞧便知是法正那厮。</p>

法正身高八尺,形貌昳丽,智慧过人。手里拿着羽扇往那里一站,要是不说,别人恐怕会以为是诸葛先生临面。</p>

不仅案牍处理极佳、又有颇多计谋,是江河现在的谋主,更写的一手好字。可是他于这丝竹一途实在是一言难尽。</p>

池塘畔的江河陷入深深思考,自己要不要抽个周瑜教一教他?</p>

这处池塘连同第三进院子,法正是这里的常客,还好亭子在偏远一侧,就算是法正半夜发起疯来要来弹琴吹箫,也不打扰江河办公读书。</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