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游戏竞技>银鸦之主> 第一千零九十章 拼合的穿越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九十章 拼合的穿越者(2 / 2)

与照片相比,成熟了很多,也憔悴了很多的的男人,头发杂乱地站在书橱前,一脸痛苦。</p>

画面流转。</p>

银白的头盔被戴在了头上,虚拟现实游戏的系统视野浮现。</p>

在这角色建立的画面中,亚戈见到了一个身影。</p>

一个女性角色。</p>

但是,她的面容,和狄亚戈的面容,并不相同。</p>

她的面容,就和那被巫师被白袍杀死碾碎的人形神灵一样。</p>

这个结论形成的刹那,亚戈也意识到了原因。</p>

一次次场景转换,重要与不重要的记忆宛如走马灯般在亚戈感知中流转。</p>

然而.....</p>

不仅仅是他熟悉的记忆,还有一些与狄亚戈无关的记忆。</p>

这也让他意识到,这位“穿越者”,并不是“一个人”。</p>

无数光景流转,直到一个画面显现.....</p>

一个个仿佛火焰的奇异生物,一个个仿佛冰霜的奇异生物,赫然向着高塔发动了攻击。</p>

在无尽冰霜烈火之间,高塔的一块碎片,落了下来。</p>

而这块碎片,很快形成了一个女性的身形,逃离了这片地区。</p>

但是.....</p>

这个外貌形象与“狄亚戈”有些相似的女人,逃离到了一个猎人小屋中,生活了一段时间。</p>

但是,好景不长,在似乎是巫师学徒与职业者,两人发现了她。</p>

在她并不熟稔的能力运用间,两人就像之前的那些巫师一般,被她像是拼图碎片一样吸收拼合在自己的身上。</p>

然而,因为这样的状况,她的性格,她的行动方式,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p>

救人、杀人、猎杀魔物野兽,躲躲藏藏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离开了。</p>

“我讨厌只强调义务、约束,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但我还是个医生。”</p>

“我背诵的,我遵从的,是医学生誓言。”</p>

“我没有神。”</p>

“我不信神。”</p>

与画面一样朦胧的呢喃声中,她脸上愈发强烈的厌世情绪,在这一刻,似乎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p>

“这样的世界,需要毁掉,需要重建。”</p>

“建立一个新的。”</p>

“建立一个乌托邦。”</p>

“是的,一个乌托邦。”</p>

“至少是一个**斯泰尔。”</p>

“或者一个欧文公社。”</p>

爆发的、有些不稳定的情绪中,她的神色似乎变得坚定、有些偏执起来,仿佛属于数个人的表情和语气,轮流在她面容上浮现:</p>

“在死之前,发挥一点价值。”</p>

“我需要一个镜世界。”</p>

似乎过了很久,她来到了一座“城市”中。</p>

一座城市中央矗立着参天巨树的城市。</p>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着华丽的黑色裙袍的女人,出现了。</p>

亚戈熟悉的人。</p>

“黑蝴蝶”维利亚。</p>

几乎是见到黑蝴蝶的刹那,她扑向了对方。</p>

无数虫蝶飞舞间,短暂而又惨烈的战斗,结束了。</p>

就像是之前一样,被穿刺出无数孔洞的她,像是一张猎虫的织网,与黑蝴蝶,糅合成了一体。</p>

ps:嘛,信息差这种事情也很难解决(对我来说)。</p>

没有把伏笔刨得彻底,一方面因为是这些伏笔本身就互相关联,一方面是因为我设伏线的习惯吧。</p>

用树露出地面的部分代表明确写出来的,用地下的脉络来代表未揭开的线索的话。</p>

按照我的自我观察来看,我的写法大概是一棵有根须露出地面的树。</p>

多条线索(指露出地面的根须分叉)指向一件事(这条根位于地下,位于上面一级的分叉),但这件事,本身又是更上面的那条根的分叉。</p>

这些分叉最后汇总到一起,形成一条明面上已经展露出来的主茎。</p>

因为互相关联,除非直接拽着主干,拔出萝卜带出泥,才能把一些事情彻底揭开。</p>

这种埋伏笔的方法不算常见,但也不稀奇。</p>

常见的伏笔是多株式的,也就是有数棵小树。</p>

(有些作者写完了一件事,还会把被拔出来的小数修剪一下,再埋进土里)</p>

(怎么说呢,你们应该见过那些一段剧情的相关线索完全揭开之后,甚至这个boss也解决之后,又把这个boss续写剧情,与后续的其他故事boss接触,发展新剧情)</p>

树露出地面的部分是线索,分别对应着几个事件剧情。</p>

这棵小树被拔出来之后,就没用了。</p>

不过,说起来还是我水平问题。</p>

一段剧情可以用来埋伏笔、设置悬念、也可以用来塑造人物、烘托气氛,还可以承上启下推动情节。</p>

这样的剧情同时起到的作用越多,伏笔本身占的份额越小,也越难以察觉,不够清晰,甚至要看完一遍回去全部知道之后,再翻看时才会因为“知道”而偶然发现这是伏笔。</p>

但因为我的习惯问题,把所有剧情串成一株独树,连在一起。</p>

这种状况就导致要刨开一个,就会把全部都刨开。</p>

为了不把其他的刨开,只能把一些东西省略掉,造成这种揭开了伏笔又没完全揭开的状况。</p>

不过,已经快结束了,我也不需要顾忌什么,尽量把一些可以省略的东西写出来(就是看起来会有点废话),或许应该比较清晰一点?</p>

说起这个,之前可能为了避免一个线索反复揭而在揭开伏笔时写的不完全,导致整个故事拔出土的时候,一些根上还带着土。</p>

之后如果有漏什么没有揭示的,记得说一下,我在番外写出来。</p>

不过,这也是一个教训,下本书就不能用这种故事脉络了,还是多株式的比较好,读者读起来也省心。</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