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游戏竞技>银鸦之主>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存在置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存在置换(2 / 2)

不曾被发现过。</p>

不过,很快,亚戈便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p>

在他的思绪中,还有几样事物的样子闪过。</p>

那诡怖蠕动的渎神教典——亵渎福音。</p>

那荆棘花环编织的祭冠——荆棘祭冠。</p>

那吞没星辉的漆黑鳞片——无光之鳞。</p>

对了,还有.....</p>

亚戈的视线,落在了那炫目的炽光之上。</p>

但是,也正是这个刹那,亚戈忽地感觉到一件事。</p>

这二十一件迷途者遗物中,只有十件是有用的。</p>

而有用的是......</p>

这个刹那,他的脑海中,一副图景浮现了出来。</p>

那是宛如蛇行的蜿蜒轨迹。</p>

自下而上的轨迹。</p>

10-9、9-8、8-7、7-6、6-5、5-4、4-3、3-2、2-1</p>

一个曾经的猜测,浮现于他的心头与这幅图景对应。</p>

“灵蛇之旅”</p>

关于卡巴拉树和塔罗牌的一个神秘学版本中所描述的,从质点10逆向遍历到质点1,从人至神的路途。</p>

10-9......火焰般摇曳的羽毛陡然被那炽光锁链缠绕,隐约间,一张面具的轮廓浮现。</p>

“黑钟教会”的“痴愚之月”。</p>

9-8......蜿蜒如蛇的双戒在锁链纠缠下闪烁着面具般的光影。</p>

“第二日”</p>

亚戈想起了黑钟教会中,那个看似普通又十分诡异的称号。</p>

8-7......朦胧变幻的冠冕同样被炽光缠绕锁住,隐约间,又一张面具轮廓浮现。</p>

盛宴女皇。</p>

又一个称呼从亚戈心头闪过。</p>

7-6......残破裂碎的乐谱闪烁间,“提灯隐士”的称谓,在亚戈心头闪过。</p>

6-5.....坚固闪耀的利剑闪烁间,“洞察之父”的称谓浮现于亚戈心中。</p>

5-4.....砂晶块结的心脏的变化,唤起了亚戈关于“大地之眼”的记忆。</p>

4-3.....无光之鳞吞没光影的场面,只能让亚戈想起“星辰之蛇”。</p>

3-2.....无字无画的空白书页,却是激起了亚戈脑海中的一个称呼“异端造物主”。</p>

2-1.....刻着星点般天体月升的钥匙,终于让亚戈的思绪回转到剩下的那一个称呼上:</p>

</p>

“目盲之眼”</p>

眼前,那荆棘王座之上的女人,空洞的眼神,与这个称呼一同,刺入了他的心绪间。</p>

而在这一刻,他看见,那炫目的炽光中射出锁链,向着他和荆棘王座上的女人分别射去。</p>

几乎是与此同时,那些发生了变化的迷途者遗物,一个个飞入到了那炫目的炽光之中。</p>

锁链的一端,射入了荆棘王座之上的女人的身躯之中。</p>

而另一端,则穿过了他,与门扉之后的一座座高塔连接在了一起。</p>

他和那炫目的炽光,和迷途者遗物那些作为系物,将一座座高塔连结。</p>

这样的光景中,亚戈忽地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人格、存在本身,仿佛凝结成了一个实体,被从那暮光般的门扉中被扯出。</p>

他,仿佛在上升。</p>

而同样的,那荆棘王座上的女人身体中,也被扯出了一个身影。</p>

她,仿佛在下降。</p>

这一刻,亚戈终于了解到了这一切行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p>

交换、或者说置换。</p>

从人至神的灵蛇之旅。</p>

从神至人的火剑之路。</p>

ps:好了,这下卢修师一系列操作的目的出来了。</p>

不过,你们猜猜看,这是我设定的第几个卢修师的剧本?</p>

(是第几个,这是没有线索伏笔的,之前我只说了卢修师不止一个,并且不同的卢修师之间因为互相推测的猜疑链,搞出了很多套“我觉得他会这么想,所以他应该会这么做,所以我应该这么做”)</p>

(也就是之前的“换位思考”)</p>

谜团我觉得还是蛮好推测的啊。</p>

未知本身的范畴很大,关于“自我”,也是模糊不清的。</p>

而如果当“未知”被限定在“认知”这个框架里,形成“谜团”的话.....</p>

“谜团”这个概念,就是认知框架下、语言逻辑概念下的“未知”。</p>

广义的未知,我个人理解应该是包括实体的不明事物、不明生物等等.....</p>

而“谜团”就是一个语言认知概念上的“未知”限定了。</p>

并且,“谜团”是个活物,是被活化的“未知”规则,被“认知”的框架框住的规则,“谜团”虽然受到了限制,但是得到了自我,得到了人格。</p>

那么,这个人格是哪来的呢?</p>

前面已经有很多个“人格面具”出现的场景了吧......</p>

等一下......该不会是信息差之下,因为我本就知道设定,想当然地认为你们会往这个方向去想了?</p>

......</p>

忽然感觉自己就像卢修师一样了。</p>

某个卢修师觉得狄亚戈做了什么,觉得其他的卢修师做了什么,按照自己理解的状况作出了剧本.....</p>

从剧本换到现实里,换到作者和读者之间,这大概就是关于作者对伏笔、线索的埋设,与读者接收的误差,导致读者对剧情的理解出现差异。</p>

作者觉得自己写了的东西,无论明显与否,都下意识地觉得读者会接收到并且会记住,而且觉得读者会和自己的思考方向一致.....</p>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我自以为是了,但是我只有一个啊,做不出那么多套可以互相叠加的剧本......(捂脸)</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