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要赚10000亿> 第三十七章土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土地(1 / 2)

 别看苏一帆吹嘘这次拆迁补偿方案会导致南方地产亏损,其实他心中有数,最差也就盈亏平衡,如果在工程进度中精打细算,或许还有可能盈余。

即便拆迁项目亏损,苏一帆也不会在意,他在意的是土地。

这年月还没有土地拍卖,要等到八八年才会在深市拍下第一锤。

这是一个非常时期,机会难得,苏一帆必须在八八年实施土地拍卖之前,囤积足够的土地。

而过了这个阶段,土地价值便会扶摇直上,想获得足够土地资源,就必须拿出真金白银。

现行政策是政府划拨土地,而土地便宜到趋近零。

后世人普遍认为这个时代穷得掉渣,穷是穷点,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所有,财富少得可怜。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底子薄,接手的是一个农业国再加上半个多世界的战争,工业少得可怜,依靠土地生产粮食,而且与后世相比产量低的吓人,差不多饿不死人而已。

当然也有西方封锁、私有经济不活跃,金融流动性差有关,还有相当大因素在于土地价值。

在八十年代之前,土地几乎不能算作财富,这在整个世界中很少见。

八九十年代内地人都说香江人富有,而香江人却说,内地人家家都有住房,都是百万富翁。

可惜他们用的是香江住房价值,按照内地房价,房屋不值那么多钱。

西方世界与内地有着决然不同体制,而西方世界有价值的东西,在内地价值为零,两相比较产生价值洼地。

聪明的商人为何要来投资,不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吗?

经济学家们吹嘘人口红利,吹嘘底成本优势,却从不提这一时期土地价值近乎为零,所产生价值洼地,谁知他们存了什么心。

几十年一边倒的黑,至于国家现状,国际环境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计划经济在今天看不利于发展。

但是,在当时形势下搞私有经济,凭那点钢材产量,那点生产要素,你可以想象会产生什么局面!

国家初创,面对两大霸权夹击,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这道理太简单,有必要强调吗?

在世界两大霸权封锁下,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靠那点有限资源打造一个健全的工业体系以及足以震慑敌人的防御力量。

没有这三十年的奠基,所以的一切都是空谈。

三天后拆迁户的回馈来了,同意此次拆迁方案,超乎预期地顺利。

至于他们之间有没有争吵,如何统一意见,这就不是苏一帆所关心的问题。

最高兴的莫过于孙玉才,一块硬骨头终于啃了下来,妥妥的政绩。

至于苏一帆打了一个漂亮仗只能在心里乐,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喝彩。

果然不出苏一帆所料,孙玉才给苏一帆的回报超预期,城建部门给南方地产划拨的土地,几乎是拆迁所用土地足有两倍有余,而且所拆迁的地块也归南方地产所有。

这是一个良好开端,预示着南方地产在深市站住脚跟。

至于创建南方地产那些手续,在孙玉才秘书亲自关照下,别人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在苏一帆这边也不过几天时间。

领导一句特事特办,下面办事的人腿脚真的很流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