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乱世长风啸江湖> 第一百三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章(1 / 2)

 李存勖一举攻陷了曹州之后,便一刻不停的长驱直入,径逼梁国的心腹所在——东都开封。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后,由李嗣源所率的五千唐军精骑终于杀到了开封城下!

看着近在眼前的开封城,李嗣源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副踌躇满志胜利在望的笑容。可是当他看到开封城头到处飘动着的梁国大旗,还有城头上人影幢幢一派严阵以待的景象后,李嗣源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这怎么可能?开封城此刻应该已经无兵可用才是,怎么城墙上竟然会有如此严密的防守?粗略的估算一下,开封城头此刻的守军至少也在两万以上!如此仓促之间,朱友贞从哪儿一下子变出来这么一支守城大军的呢?对方有这样一支守城军队的话,莫说是自己凭着这五千骑兵想要攻破这坚固无比的开封城是痴人说梦,就算是李存勖的后续部队赶到,也绝对不可能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可以攻下开封城的啊!

就在李嗣源犹疑不决的时候,只听城头上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梆子响声,紧接着一片乌压压的箭雨从城头上倾泻而下!

尽管这阵箭雨猝然而至,打了李嗣源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看到这阵箭雨之后,李嗣源顿时明白了一切。忍不住仰天大笑,对左右笑道:“哈哈哈!我还道朱友贞仓促之间从哪儿变出来这么一支数万人的守城军队,想不到竟然是临时征发的城中百姓?!如此一来,攻陷开封城可真是易如反掌啊!”

身边一员将校不解的问道:“李将军怎么能够确定此刻开封城上负责守城的就是城中百姓呢?”

李嗣源笑道:“你们看看这一阵毫无章法的弓箭!不仅漫无目的乱射一通,更有甚者还是箭簇朝下!别说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了,就算是新招募的军队也不可能做的如此差劲,这分明是朱友贞在仓促之下临时征召的城中百姓在戌守城防!面对这样一支草头军,别说是区区数万人,就算是他朱友贞有十万之众,又怎能抵挡得了我们这五千精锐之师的铁蹄一举踏平开封呢?!”

听完李嗣源的解释后,左右之人顿时恍然大悟,同时爆出了一阵哄然大笑。

笑过之后,李嗣源收起笑容,大声说道:“攻陷眼前的这座开封城,咱们两国之间这场长达四十年的旷世之战也就可以正式终结了!将士们也就可以正式解甲归田,衣锦还乡,终于可以和家中苦苦期盼我们平安归来的妻儿老小一家团聚了!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和我李嗣源一起攻下开封,共建不世功勋?”

“有!”五千唐军信心满满的回答响彻开封的上空,在天际之中回荡不息弥久不衰!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看了看手下这五千摩拳擦掌杀气腾腾的精兵强将,李嗣源满意的点了点头,厉声喝道:“全军听令!集中所有兵力猛攻开封城正门——大梁门!务必要在陛下亲临战场之前,给我一举攻下开封!”

随着李嗣源的一声令下,五千唐军铁骑冒着城头不断射下的却没有丝毫危险的箭雨,扬起了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向着大梁门猛攻而去!

……

此刻,朱友贞正在城头上亲自指挥着一众守城百姓阻挡唐军凶猛的攻势。尽管李嗣源只带了五千人,但是当朱友贞看到这五千唐军杀气腾腾的阵势后,再回头看了看城头之上这支临时用城中百姓拼凑起来的守城军队,顿时感到一阵心灰意冷!他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理想很完美,但是现实却很残酷的道理。自己手中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虽然看起来有模有样,虽然看起来声势夺人,但是又怎么可能是城下这五千身经百战的唐军的对手呢?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这些只会耕田种地,经商买卖的普通百姓在唐军的猛攻下守住开封城呢?

想到这里,“大势已去”这四个字顿时闪现在了朱友贞的脑海之中。

便在此时,忽见开封府尹王瓒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气急败坏的说道:“陛下!赵岩这个无耻小人竟然……竟然带着一家老小投奔敌军了!”

“嗯?!”听到这个消息,朱友贞不由得微微一愣,随即厉声问道:“这怎么可能?此刻唐军攻势正猛,同时为了防范这起子小人趁乱而逃,朕早已经下令开封城四处城门全都牢牢关闭!这个混蛋是怎么逃出去投敌的?!”

王瓒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一指城墙说道:“怎么逃的?陛下你看一眼城墙就知道了!”

朱友贞闻言,趴在城垛上向外一看,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何止是赵岩一家老小?至少有十余个平日里自诩忠心耿耿的大臣,此刻正带着全家老少缒城而出,冒着锋矢箭雨在战场上投向了唐军的怀抱!这种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决绝态度,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此刻正在投奔敌军的话,还真的险些让朱友贞堕下泪来。

看到这一幕后,朱友贞顿时绝望了,他明白自己现在已经彻底的陷入了众叛亲离的绝境了。

看到朱友贞在那里一言不发的怔怔发呆,一旁的王瓒不无焦虑的说道:“陛下,现在形势危急,指望着这些百姓守城一眼看去已经是断不可行了!更何况赵岩这些个奸佞鼠辈偏偏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叛国投敌,已经极大的动摇了我方的军心和士气!听臣一句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趁着此刻咱们还能挺他个一时三刻,且由微臣担负起守城的重任,吸引贼军的注意,陛下还是马上退往洛阳以图东山再起吧!”

看着眼前这个急的满头冒汗的开封府尹,再看看那些挂在城墙上望风而逃的朝中重臣。朱友贞直到此时才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患难见真情,才弄明白了“忠诚”这两个字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在危难之时仍旧不离不弃的才是真正的忠臣的道理!

面对着王瓒这个真正的忠臣的一番肺腑之言,面对着眼前如此危急的形势,朱友贞却一脸平静的说道:“朕是不会走的!如果朕真的要走,早在郓州失守的时候就已经走了。朕之前就说过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此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朕如果就这么一走了之的话,他日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更何况朕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逃走的话,就会民心尽失,就算是朕能够逃到洛阳,还有谁会继续忠心于朕这个亡国之君呢?”

看到朱友贞执意不走,王瓒心急火燎的说道:“可是陛下,现在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还管那么多干嘛?人只要活着……”

朱友贞一摆手打断了王瓒的话,态度绝技的摇了摇头道:“朕意已决,爱卿无需多言。朕最后委你一项重任!待朕死后,你便打开城门放唐军入城……开城投降!切不可继续负隅顽抗,以免平曾唐军的怒火与仇恨,入城之后对开封百姓不利!”说到这,朱友贞抬头看了一眼前方不远处的建国楼,幽幽的说道:“传旨,命皇甫麟速到建国楼来见朕!”

……

待皇甫麟尽心火燎的赶到建国楼后,却发现偌大的大厅内竟然只有朱友贞一人。皇甫麟屈膝跪倒,不无内疚的说道:“罪臣无能,出此下策,导致今日之局面,往陛下严惩!”

朱友贞十分平静的说道:“爱卿已经尽力了,何罪之有?如果不是因为那帮无耻奸臣临阵逃脱动摇军心的话,谁又敢说我们现在就一定守不住这座开封城呢?你先起来吧!”

待皇甫麟站起身后,朱友贞接着说道:“当此危难之际,朝中这个些大臣走的走逃的逃,还有几个像你和王瓒这样对朕忠心耿耿之人呢?朕之所以把你叫来,不是为了治你的罪,而是为了给你一个功成名就的机会!”

皇甫麟不明白都到了这种时候了,能不能活下去都已经是个问题了,朱友贞怎么还有这份闲情雅致在这里说什么功成名就呢?

看到皇甫麟一脸不解之色在看着自己,朱友贞淡然一笑道:“真的是千古艰难唯一死啊!虽然朕也想过自裁,但是却始终鼓不起这个勇气,索性把不如这一件不世之功赠与你这个对朕忠心不二的忠臣吧!建国楼这个名字叫的好啊,建国建国,想不到朕竟然会在这建国楼里身死国灭!”

听到朱友贞这有如遗言的话语后,皇甫麟的心中陡然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