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乱世长风啸江湖> 第一百零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八章(1 / 2)

 天佑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这是一个注定将会载入史册的日子!

当初升的朝阳把第一抹柔和的霞光播撒在魏州城的上空之时,整个魏州城顿时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今天,无论是对于李存勖本人而言,还是对于整个魏州城、整个晋国、整个中原乃至整个华夏大地而言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单等辰时一到,登基大典一开始,李存勖将在万众瞩目之下走上他人生的巅峰。

刚过卯时,晋国满朝文武百官除了因为前线战事吃紧而无法抽身的部分武将之外,几乎尽数云集在了魏州城南新建成的天坛附近。很快在这座天坛上,李存勖将升坛祭天完成自己登基称帝的大典,而这座天坛也将意味着李存勖将以一朝天子的身份从这里迈出他一统中原,结束这个乱世的第一步。

自从听说了晋王李存勖要在这魏州城登基称帝的消息后,整个魏州城的老百姓霎时间沸腾了。从隋朝至今,这座拥有近四百年历史的魏州连一个状元都没有出过,哪怕是谁家考中了一个进士及第甚至是出了一个秀才都能让整个魏州锣鼓喧天的热闹几天,更不要说是一代雄主登基称帝这种千载难逢的国之大事了!一大早,整个魏州城的老百姓便已经云集在了魏州城新修的天坛附近,一个个挤挤攘攘争着抢着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个真命天子的龙颜和这场旷世难遇的登基大典,一时间把个偌大的魏州城竟然变得万人空巷。如此盛大的场景着实是显得热闹非凡,倒也给这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营造出了一片在这个乱世之中难得一见的盛世繁华的景象。只不过老百姓们虽然一个个兴奋不已,但是却苦了那些负责安防的士兵们了。

此刻,负责护卫此次登基大典安防的总管正是李嗣源。尽管李嗣源明白李存勖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去做,不仅是对自己百分之百的信任,更是一种无上的殊荣,可是李嗣源也更加清楚的感觉到了现在担在自己肩上这副重担传来的沉甸甸的分量。自从接到这个任务之后,直把个李嗣源忙的是焦头烂额,人也整整的瘦了一圈。尤其是最后两天,李嗣源更是连着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虽然熬得他双眼赤红眼圈发黑,却犹自跟打了鸡血一般亢奋不已。因为他知道,在如此规模宏大的盛典上是断然不能出现半点差池的!龙辇的护卫,百官的站位,三军仪仗队的布置,以及围观百姓们的分隔,哪一件事都要考虑周全,哪一件事都不能出现半点纰漏。既要体现出登基大典的庄重威严,还要展现出典礼仪式的盛大隆重,更要昭示出一个泱泱大国的崛起和辉煌盛世的到来。朝中百官和三军方阵都还好说,难就难在了这群蜂拥而至的围观百姓身上。数万人之众的老百姓,想要做到一一甄别身份是压根不可能的,但是又很难保证鱼龙混杂间不会有别有用心之人混迹其中。除此之外,更要考虑到怎样才能做到即可以维持了秩序,又可以避免因为拥挤导致踩踏事件的发生。要知道在这种隆重的典礼上,莫说是出了人命,就算是有人因为围观的拥挤而受伤了都是对这场登基盛典的亵渎与不敬。

眼下整个魏州城官府的衙役已经被彻底的调动一空,真可谓是倾巢而出。饶是如此,人手却依旧不够。无奈之下,李嗣源又从自己的亲军中调来了三千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可是让李嗣源没有想到的是,整个魏州城的老百姓竟然都聚集在了这里,三千亲军投到这数万人的百姓之中,直如一泓清水落入了江海之中一般瞬间便不见了踪影。李嗣源有心想要再调动五千士兵过来,但是如此盛典出动太多的军队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显得刀兵之气太重。也亏得李嗣源有此急智,临时将三千亲军沿着龙辇所过之路分两行一字排开,站在负责护卫的李存勖亲军的身后,每行士兵的身后又站着魏州城官府调来的一众衙役一线排开形成一堵人墙。如此一来,李嗣源硬是用三道护卫将围观的百姓尽数挡在了人墙之外。虽然此举影响了围观百姓的视线,也引起了百姓们的阵阵不满,但是此时此刻为了顾全大局李嗣源也着实顾不了那么多了。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李嗣源还向李存勖请命,特意从李存勖亲自管辖的“不良人”中借调了五百人,并让这五百不良人尽数混进人群之中严密监视百姓动向,遇有可疑人等可以不问情由直接捉拿下狱。

如此周密的布防,已经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万无一失了,但是即便如此李嗣源犹自觉得不放心,于是又专门设置了一招杀手锏——安继业!本来以安继业的身份而言,即便他是李存勖的结义兄弟,身为一介布衣的他也绝对不可能站在百官的队列之中。可是他现在不仅站在了队列里,而且还被特许带刀参加典礼,并站在了百官队列中最显眼、最突出的一个位置。如此安排,是李嗣源经过了李存勖的许可之后才这样决定的。对于安继业的武功,李嗣源当然是一百个放心,他深信只要有一个安继业在此,就足以顶的上千军万马!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变故,以安继业近乎于天下无敌的武功定然能够保护得了李存勖的安全。

至此,李嗣源终于可以完全放下了心来。但是他犹自不敢大意,又亲自骑着马一遍又一遍的视察着每一个布防节点,以确保能够做到真正的万无一失。

……

随着朝阳的不断升起,日晷上指针的阴影终于移到了辰时的位置!

辰时一到,只听得魏州城内响起了共计五组每组九响的惊天动地的礼炮声,紧接着悬挂在魏州城四堵城墙上的一万挂万响长鞭也被同时点燃。共计五组每组九响的礼炮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而一万挂万响长鞭则意味着万岁万万岁,其中的吉祥寓意自是不言而喻。霎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礼炮声交织在一起直冲云霄,整个魏州城仿佛过年一般被笼罩在了一片喜庆的鞭炮的硝烟之中。

当魏州城上空回荡着的鞭炮声和礼炮声犹自回响在云天上空时,城北晋王的行宫中突然传出来一阵悠扬的丝竹鼓乐声。紧接着,只见行宫的中门洞开,司掌礼乐的礼部郎中和员外郎一左一右领衔而出,两队教坊乐官手捧笙箫一边吹奏着悠扬动听的礼乐一边紧随其后鱼贯而出。乐队之后,是两队教坊的俊男美女跟随着悠扬的古乐丝竹声齐声高唱着大雅之音,舞动着妙曼的身姿载歌载舞。歌舞乐队之后,十八骑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毛的高头大马缓步行出,马上的将士个个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双眼目不斜视死死地盯着前方,一个个直如下凡的金甲天神一般威风凛凛。十八骑过后,只见由四匹黄骠马拉着的大马车缓缓驶出,马车上四个斜坦着胸脯、高大雄健的力士仿佛金刚力士一般迎风而立。待马车驶出中门后,只听四名力士齐声暴喝,将一面三丈高的明黄纛旗缓缓地推立了起来。在这四名力士的扶持下,明黄色的纛旗迎风招展向众人昭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随着围观百姓不由自主的发出的赞叹声响起,今天登基大典的主角儿终于登场了!只见由六匹枣红色的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还雕刻有龙凤图案的龙辇缓缓驶出行宫中门,彰显出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尊贵豪华的气派。龙辇正中,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垂在胸前的五绺长髯随风而动的李存勖高高在上居中而坐,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只见李存勖头戴挂有二十四旒长度及肩的玉藻的冕冠,身着刺绣着日、月、星、龙、山、火等十二种图案的冕服,腰挂佩绶,手执玉圭,每一处无一不在彰显着一代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围观百姓见状竟然不约而同的长跪在地,一个个如痴似狂一般的山呼万岁。李存勖见状缓缓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用满是仁爱的目光扫视着人群,频频挥手示意。

龙辇过后,由南衙禁军十二卫统率的府兵组成的仪仗军排成十二个整齐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有序而出。方阵每阵一百人,每四阵代表一军,共分前中后三军。分别为前军左右龙武军、中军左右神武军、后军左右神策军。军中将士一个个盔明甲亮,气势如虹。不仅代表着一代天子所统帅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六军,也展示出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军队保家护国守卫人民的决心和气魄!

足足用了半个时辰,仪仗队一行终于来到了位于魏州城南新修的天坛。按照既定的礼仪,带龙辇停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倒在地,跪迎李存勖。在两名宦官的搀扶下,李存勖缓步走下龙辇,沿着由汉白玉雕砌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缓缓地登上了天坛。此刻,天坛上早有礼部中负责掌管祠部的祠部郎中和员外郎等人将符牌、印章、香炉、檀香等物备齐。天坛上还设有宝座、云盖和高耸入云的承露盘,天坛东侧铺有大红地摊,上设表案,上陈群臣陈贺奉表。

吉时已到,李存勖正式升坛祭天。文武百官身着礼服分为文武两列,文官跪于天坛御道东侧,武官跪于天坛御道西侧,静静地等待着李存勖向天祝祷。待宦官焚起两炉檀香后,李存勖毕恭毕敬的向天祝祷。祝词乃是经由中书省两名中书令会同六名中书舍人以及省内一众精挑细选出来的饱读诗书的文人,集众人之智用了十余天的时间精雕细琢而出。文笔端的是词藻华美文采斐然,李存勖也早已背的烂熟于心,不一刻便已正式祝祷完毕。

祝祷完毕后,李存勖面南背北端坐于安放在天坛正中的龙椅之上,左侧宦官向前疾走几步,一甩手中拂尘,尖着嗓子高声喊道:“百官行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