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乱世长风啸江湖> 第一百零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1 / 2)

 通过在晋军大营中与李嗣源的一番长谈后,安继业对眼前这个年近花甲的老将军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眼前这个戎马一生的老人不仅是一个在战场上横刀立马叱咤风云的勇将,更是一个在朝堂上忧国忧民目光长远的能臣!这不由得让安继业对李嗣源的文韬武略深感佩服之至。

酒足饭饱之后,李嗣源看了一眼帐外的天色,说道:“愚兄虽然也着实想多留贤弟几日好生地聊个痛快,可是晋王殿下此刻也在等着贤弟啊。时候不早了,贤弟还是马上进城去吧。”

安继业点了点头道:“小弟回来也不只是一时三刻的事,日子还长。等见过我大哥之后,一定会来李大哥这里好好地聊个痛快!”说到这,安继业顿了一下,接着问道:“对了,李大哥可知道我大哥他为什么如此着急的叫我返回中原吗?”

李嗣源闻言一愣,反问道:“怎么?晋王殿下难道没有跟你说明情况吗?”

安继业摇了摇头道:“我大哥是通过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瓘给我传的话,只是说有要事相商要我立刻返回中原,并没有说明是什么事情。”

李嗣源诧异的说道:“如此大事,晋王殿下怎么会不告诉你呢?哦!我懂了,既然是通过吴越的钱氏父子给你传的话,想必是晋王殿下暂时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此事。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此事暂时确实还不能太过于张扬了。”

安继业听完之后,越发好奇的问道:“到底是什么大事搞的这么神秘啊?”

李嗣源正色说道:“晋王殿下马上就要登基称帝了!”

“啊?!”听到这个消息,安继业顿时愣在了当地。

看着安继业一脸错愕的表情,李嗣源也明白安继业乍闻此事一时间肯定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接着说道:“这事儿还得从‘传国玉玺’说起了!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偶然在深山中得到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一眼便发现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璞玉实为难得一遇的宝玉,便想将它献给当时的楚厉王。可惜厉王的玉工不识货,硬说这块宝玉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厉王以欺君之罪斩断了卞和的左足。卞和心有不甘,又不忍心让这块宝玉就此埋没于尘世之中,于是在楚武王即位后,他再度献玉,结果又被斩断了右足。直到楚文王时,文王听到卞和声泪俱下的述说,便下令将璞玉剖开,果然得到一块绝世宝玉,遂以卞和的名字将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到了楚威王的时后,楚王将和氏璧赏给了相国昭阳,可没过多久,昭阳府上的和氏璧竟莫名失踪,至此这块极具传奇色彩的和氏璧音信全无。

“直到几十年后的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惠文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从宦官缪贤的手上得到了和氏璧。秦国的秦昭王得知此事后,打着巧取豪夺的如意算盘,借口愿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传奇美玉。秦王的心思当然没能瞒过赵王,赵惠文王衡量再三,最终决定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此后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只不过蔺相如虽然将和氏璧完完整整地带回了赵国,但是那也只是暂时的。

“秦王政十九年,秦国一举攻灭赵国后,和氏璧也落入了秦始皇的手中。于是秦始皇便命玉工孙寿将这块和氏璧雕琢为玺,此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丞相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了!至此传国玉玺不仅成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也变成了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大秦帝国灭亡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不仅奉若奇珍,更将其视为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意味着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皆被讥为‘白版皇帝’,不仅显得底气不足,而且还为世人所轻蔑。

“隋朝灭亡后,萧皇后与元德太子带着这枚传国玉玺逃往漠北突厥。大唐太宗皇帝登基后虽然一直想要寻回玉玺,却始终未能得偿所愿。直到贞观四年,太宗皇帝在漠北大败突厥,迎回了萧皇后与元德太子后,才将传国玉玺献于太宗皇帝。至此,传国玉玺终于重回中原大地。可是唐末黄巢之乱时,因为战乱传国玉玺再次流入民间,几经辗转后却落到魏州僧人传真的手中。

“今年一月初,晋王殿下进驻魏州后,传真和尚闻讯赶来遂将这枚传国玉玺进献给了晋王殿下。试想,这传国玉玺不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更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在这个即将打败梁国一统中原的关键时刻,传国玉玺突然落入晋王殿下手中,又怎能不让人心有所动?又怎能不让人认为这乃是天降符应?于是在诸将的连番全进下,晋王殿下终于下定了决心,选定了良辰吉日决定于四月称帝!

“毕竟能够见证一代雄主登基称帝乃是人生之中可遇不可求的头等大事,晋王殿下也一定是想让你这个好兄弟有机会共同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所以才如此着急的把你召回中原。”

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安继业喃喃说道:“登基称帝?我大哥他终于要登基称帝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万世基业了?”说到这,安继业的精神为之一振,接着说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想要一统天下结束这个乱世,登基称帝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此一来,这个乱世终于要迎来了终结的时刻了!”

李嗣源点了点头道:“晋王殿下也是这么想的!随着梁国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晋王殿下一统中原登基称帝已是当前的大势所趋。恰巧在这个关键时节,这枚失踪了近五十年的传国玉玺突然重现人间,而且还无巧不巧的落入了晋王殿下的手中,不能不说这是天降祥瑞啊!所谓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既然天意如此,那么违之则不祥。晋王殿下于此时决定登记称帝也算得上顺应天意了!”

安继业安耐着兴奋的心情,沉声说道:“如此大事,真是不枉我不远万里跑回中原这一趟了。”说罢,安继业朝李嗣源一拱手道:“明白了其中缘由,着实让小弟心中激动不已。既然如此,那么小弟这就告辞了。”

将安继业送出大营后,李嗣源突然叫住了准备打马而行的安继业,欲言又止的说道:“贤弟……”

安继业不解的问道:“李大哥有话要说吗?”

李嗣源低头沉思了片刻后,随后抬起头看着安继业说道:“有句话愚兄一直想问,贤弟为何要远遁江南?”

“这……”远遁江南这件事本是安继业和王茹、朱珠三人心中的一个秘密,原本不想也不能说与包括李存勖在内的和他有关的任何人,但是想到李嗣源坦荡豪爽的为人,安继业略微迟疑了一下,缓缓地说道:“为了逃避现实!”

“为什么?”李嗣源追问道。

“因为……”看着李嗣源充满了诚恳与关切的目光,安继业突然决定将所有的一切都告诉李嗣源。于是说道:“因为我虽是晋王殿下的结义兄弟,但是却在阴差阳错之下和梁国之间又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梁国大将王彦章老前辈于我有救命之恩,而他的女儿王茹跟我更是互相产生了情愫,大梁国真宁公主朱珠跟我也是生死之交的兄妹。眼下晋梁两国的生死决战如火如荼,而我们之间却有着如此复杂纠缠的关系,在这种问题上又能怎么选择?又怎么可能在战场上面对彼此?后来,王彦章老前辈给我们出了一个主意,与其无法面对,不如远遁江南逃避现实。”

李嗣源点了点头道:“想不到竟然如此复杂?如此一来,远遁江南确实是你们眼前最好的选择了。但是你为什么又决定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