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乱世长风啸江湖> 第八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1 / 2)

 辞别了徐知诰后,安继业、王茹和朱珠三人在江南吴国又盘桓了一月有余。期间,三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吴国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一方面游历散心,一方面也在留心打探耶律德光等人的下落。

这一日,三人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吴国与吴越国的交界之处太湖。望着眼前宽广浩渺的太湖,朱珠兴奋地说道:“这就是太湖吗?好宽广的水面,安大哥、师姐,咱们去太湖泛舟好吗?”

安继业苦笑道:“你这个小丫头怎的对水有如此偏爱啊?莫说是我晕船晕的不舒服,就算是不晕船,此刻已至隆冬湖面早已结冰,你还泛的什么舟啊?”

朱珠嘟着嘴说道:“那咱们就去滑冰呗?左右也来了嘛。”

王茹说道:“傻丫头,只是一层薄冰而已,怎么滑冰呢?再说了你不冷吗?说起来,江南的冬季景色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这透骨的寒意着实让人耐受不得啊。”

安继业点了点头道:“是啊,比之这种深入骨髓的阴冷,我还是觉得北方的酷寒更好受些。”

朱珠撇了撇嘴道:“亏你俩还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呢,这么点寒意都受不了?你们学学我,像我这样乱蹦乱跳的自然就不冷了。”

王茹笑道:“说起来,我倒是真羡慕师妹你这样无忧无虑的心性呢。安大哥,现在咱们在吴国又呆了一个多月了,基本上游遍了吴国全境,所过之处也算是风平浪静,却没有发现丝毫耶律德光他们的蛛丝马迹,你说他们会不会已经返回契丹了呢?”

安继业摇了摇头道:“依着我对耶律德光的了解,他们不达目的是决会不罢休,更加不会甘心就这样铩羽而归的。在吴国没有遇到他们,说明他们极有可能已经离开了吴国。眼下越是看似风平浪静的时节,我们越要提高警惕,谁又敢保证这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呢?”

朱珠盯着眼前浩渺的太湖,若有所思的说道:“这里是吴国和吴越的交界之处,你们说耶律德光他们有没有可能去了吴越了呢?”

王茹点了点头笑道:“想不到小师妹你看似玩心颇重,也有如此警醒的一面啊。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耶律德光他们在吴国吃了一瘪,吴国上下已经对他们充满了戒心,他们想要在吴国掀起风浪已然是不可能了。要不咱们去吴越?”

安继业道:“也好。只是眼下咱们不是单纯的游玩,而是带着任务的。这吴越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他们把咱们当成了细作可就有些麻烦了。”

朱珠笑道:“什么人生地不熟啊?安大哥你有所不知,吴越一向奉我大梁国为正统,是我们大梁国的藩属之国,他们吴越王的称号还是我父皇御封的呢,真可谓是人也不生地也颇熟啊。”

王茹也笑道:“师妹说的没错,在吴越境内咱们要是抬出师妹大梁国真宁公主的身份来,只怕吴越王钱镠都得亲自来迎接了呢。”

安继业笑道:“竟然还有如此渊源?早就听说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我也想去领略一番杭州的美景了。既然如此,眼前就是吴国和吴越的边境,那么咱们现在就去吴越一游。如果能够得到吴越王的帮助,那么耶律德光他们若是真的在吴越国,想要找到他们的行踪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吗?”

朱珠闻言,抚掌笑道:“如此甚好,杭州美景和特色小吃极多,在追寻耶律德光等人下落之时,咱们也能好好地一饱眼福和口福了。”

王茹问道:“那咱们直接穿过太湖进入吴越呢还是绕道走陆路呢?”

安继业说道:“绕道陆路的话只怕最少也得两天的行程了,不妨就走水路吧。只是湖面结冰不知能否行船了,咱们先找个船家打问一下吧。”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湖水面极为宽广,横跨江、浙两地,水产极是丰富。两岸渔村比比相邻,村内住户大多为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三人基本没费什么劲儿便找到了一家渔家。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渔夫带着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渔夫正坐在用篱笆围成的小庭院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有说有笑的整理着渔网。

问明了安继业三人的来意后,老渔夫笑道:“这太湖水温几乎四季如春,冬季除了湖湾或者背风岸偶尔可见一些薄冰外,湖心处水面如常。若非极寒之年,全湖几乎不会冰冻。老朽活了五十余年也仅在年幼之时,见过一次全湖冻结的盛景呢。眼下湖面虽有些许薄冰,但是绝对不碍行船的。”

安继业闻言,从行囊中掏出一锭约有三两多重的碎银,毕恭毕敬的递到老渔夫的手中,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有劳老人家载我兄妹三人渡湖前往对岸的吴越。这锭碎银以作船资,还望笑纳。”

老渔夫捏着手中这锭银子,连连摇头道:“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银子?摆渡而已,有五十文制钱足够了!”

王茹笑道:“老伯收下便是了。实不相瞒,我们兄妹三人乃是中原人士。眼下整个华夏大地政权林立,各国都有各国的制钱,仓促之下我们也没有吴国的制钱啊,所以只能用银子当做花销了。”

老渔夫一脸憨笑的将银子揣入怀中,说道:“这么多银子足够我们全家一年的吃喝了。大虎、二虎,还愣着干嘛?赶紧收拾船具准备出船了。”说罢看了看三人的坐骑,不由的有些犯愁的说道:“我们渔民打鱼的船只都是小船,三匹马可是放不下啊,最多只能上一匹了。要不我先把三位客官摆渡过去,回头我再把三位的马摆渡过去?”

朱珠说道:“不用这么费事,能放一匹就行。安大哥的黄骠马跟着安大哥这么些时日已经有了感情,把安大哥的马带上就行了。我和师姐的马就暂时寄养在老伯这里,待我们回来以后再来带走。老伯看这样可行?”

老渔夫笑道:“行行,没问题。我们虽然是郊野小民,但是民风淳朴,马匹寄养在我家三位尽管放心便是。”

闲话无多,安继业、王茹和朱珠三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后,便登上了渔船飘飘荡荡的向对岸的吴越驶去。老渔夫不愧是行船多年的老手,渔船虽小,但是在他们父子三人的撑动下倒也行的颇为平稳。听着耳畔不断传来的湖面上细小的碎冰撞在船身上发出的细微的叮咚声,看着眼前太湖烟波浩渺的水面,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大约一个时辰后,渔船已经驶近湖心。这时,只见老渔夫端着一个大条盘,上面装着三大碗糙米饭和一口热气腾腾的砂锅,还有一小壶放在热水盆里烫的温热的黄酒。摆布好后,老渔夫笑着说道:“都是些我们渔家的粗茶淡饭,三位将就的用些。我看这位壮士登船之后有些面色发白,想是有些晕船了。这晕船的毛病既不能太饿也不可太饱,少少吃些东西就会舒服一些了。”

朱珠伸手揭开砂锅锅盖,顿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忍不住深深地嗅了一口,大声赞道:“好香啊!”透过腾腾的热气一瞧,只见是满满一锅银白色的鱼虾乱炖。伸箸夹了一筷子鱼肉送入嘴中,细细咀嚼之下顿觉一股鲜香之味回荡在齿颊之间,不由得大声赞道:“好鲜!老伯,鱼虾我也吃的多了,但是似这般鲜香无比,颊齿留香的还真不多见。”

老渔夫哈哈笑道:“这是我们太湖特产——太湖三白,用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一锅乱炖而成,是我们当地渔家的家常便饭了。我们吃惯了也不觉得什么,但是外人初尝之下也确实觉得肉质鲜嫩算得上水产中的一绝了。”

在阵阵鲜香的味道的刺激下,安继业和王茹也觉得食指大动,纷纷举箸开吃。一时间直如风卷残云一般,吃的三人鼻尖微微冒汗,再配上一壶温热的黄酒下肚,满身寒意被一扫而空,顿觉神清气爽,就连安继业晕船的感觉也荡然全无。

酒足饭饱后,安继业闲来无事向老渔夫打问道:“老伯,这一个月来可曾有异族装扮的两男一女乘船到吴越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