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乱世长风啸江湖> 第七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1 / 2)

 江南,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先秦时期,江南属九州,被中原称之为“吴越”。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的地方,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犹以才子佳人、富庶水乡、繁荣发达等著称。

大唐帝国灭亡之后,原隶属于大唐的江南各藩镇效仿朱温篡唐建立梁国的做法,纷纷拥兵自立。一时间,江南大地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先后冒出了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等大大小小十余个政权。尽管这十余个政权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不断的爆发了各种规模的战争,但是相对于中原大地晋梁两国之间长达近四十年的战乱而言,江南局势还算是相对稳定,反倒成了当时人们躲避战乱的天堂。

在江南各国中,犹以雄踞江淮、江西各州的吴国势力最为强大。自大唐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割据此地后,经过杨家父子两代四任统治者的苦心经营,吴国隐然已经成为整个华夏大地上实力第三,江南实力第一的强国。

江都府,原名扬州。唐天祐十六年,杨行密次子杨隆演正式建立吴国,遂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时值初秋时节,又值雨季,淅淅沥沥的小雨毫不间断地一口气连下了三天没有丝毫停歇的样子,直把个被夏日的骄阳炙烤了四个多月的江南大地的酷热尽数带走。一阵微风袭来,竟然隐隐的带着一丝透骨的寒意。

在距离江都府西四里处有一条较宽的河道,因其紧邻江都府,又在河岸东侧设有敌台用以保卫扬州、防备敌寇入侵,故而名曰保扬河,也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旅游胜地瘦西湖。

在这样连绵的细雨中,在保扬河上有一只乌篷船泛舟于河中,船上游人一男两女此刻正一言不发的坐在船中静静地欣赏着雨中保扬河的美景。这三人正是来江南避开晋梁两国决战的安继业、王茹和朱珠。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三人在吴国已经待了两月有余了。两个多月来,三人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吴国全境,遍览了吴国风景名胜。但是江南景色虽美,三人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心始终还在牵挂着中原的战局。

通过与王彦章的书信往来,三人对中原局势多少有了一些了解。此刻的王彦章依旧被贬职赋闲在家,而中原战局却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因为李存勖将大部分兵力都用在了攻打镇州上,以至于晋国后方空虚反被梁国趁机多次在黄河沿线发起反扑。尽管鏖战相州的李嗣源见状急忙撤出相州,如同救火队一般四处补救乱局,结果还是导致晋国重镇潞州失陷,晋军损失严重。原本一触即发的晋梁两国的决战非但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展开,两国之间的战局反而陷入了胶着的境地。不过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围攻镇州的李存勖终于攻陷镇州一举占领了河北全境,并亲自兼领成德节度使。眼下,李存勖先退契丹再灭镇州,总算是扫清了一切后顾之忧,终于能够腾出手来着手准备对梁国的决战了。

安继业、王茹和朱珠三人虽然远在江南,但是中原如此乱局却让他们三人无时无刻不挂记于心。以至于江南如此美景也始终让三人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一番游历之后,三人便来到了距离梁国不远的江都府暂住了下来,为的也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中原的战局。

此刻,三人泛舟于保扬河上,看着雨中的美景,压抑多日的心情多少有了一些好转。不一刻,一阵微风袭来,漫天的乌云被这阵微风撕开了一道裂隙,灿然的阳光从乌云的裂隙间透出,洒向了整整三天未见阳光的大地。

朱珠把手输出窗外,惊喜的叫道:“雨停了!”

撑船的艄公摘掉头上湿漉漉的斗笠,抬头看了一眼久违的太阳,长吁了一口气道:“可算是放晴了,再这么下下去只怕是连人都要发霉了!”

安继业笑着对王茹和朱珠说道:“江南的细雨果然绵长,比之北方暴雨的酣畅别有一番缠绵的韵味,只是如此持久倒也让人有些无福消受的感觉。难怪江南人大多温柔含蓄,还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啊。”

王茹笑道:“安大哥形容的倒也贴切。眼下雨停了,咱们不妨上岸走走吧?”

朱珠听到这就要上岸,急忙说道:“别啊师姐,我还没玩够呢。坐在小船上徜徉于河中,多惬意呢。”

安继业笑着说道:“咱们在这小船上坐了两个多时辰了,在水里一直飘飘荡荡的,总觉得少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头晕晕的怪不舒服的。左右咱们在江南呆的时间还久,你若是喜欢咱们天天都来此泛舟于河中便是了。眼下肚子也饿的紧了,咱们还是先上岸去吃些东西吧。”

船头的艄公插口说道:“三位客官都是北方人,船上坐的久了难免会晕船。待会儿上了岸,在返回江都府的半道上有一家路边野店,别看规模瞧着不起眼,但是他家的什锦豆腐涝可是我们吴国真真的一绝啊。客官既然有些晕船,不妨去他家吃上一碗去,清香爽口,咸淡适宜,辛辣适中,保管您一碗下肚立刻神清气爽。”

安继业笑道:“让你这么一说,越发的感觉到饿了。走,咱们这就上岸去尝尝这什锦豆腐涝去!”

不一刻,乌篷船便已靠岸,付过船钱后,三人翻身上马向艄公说的那家野店缓缓行去。

欣赏着沿途两侧郁郁葱葱的竹林美景,安继业在马上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道:“我久居塞北,平日里骑马也没觉得如何。今天在这乌篷船上飘荡了这么久,这才发现还是在马上坐着舒服啊。”

王茹笑道:“就像那个艄公说的那样,咱们北方人还真有些无法适应舟船上的生活,坐的久了我也觉得头晕晕的不舒服呢。”

朱珠一脸得色的笑道:“我倒没觉得什么。我从小就喜欢玩水,宫里有一大片海子,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在海子里泛舟游玩呢。”说到这,朱珠突然停下了话头,脸上也露出了一副失落的表情。

安继业和王茹看到朱珠如此表情,心中明白这个小丫头看来是想家了。心中也不由得牵挂起了中原的局势,一时间各怀心事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一刻,在路旁竹林的掩映下,一座简陋的竹屋渐渐地映入了三人的眼帘之中。看到这间竹屋,安继业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笑道:“想来这里就是那个艄公说的野店了。走走走,咱们去好好地吃它一顿!”

来到店前,三人这才发现这座看起来简陋的竹屋竟然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竹楼,乍一看很简单但是却别有一番韵味于其中。店前拴马桩上刷着七匹高头大马,看来已经有客在此了。

安继业、王茹和朱珠刚一下马,只见店内走出来一个农妇打扮干净利落的中年妇人,满脸笑容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说道:“三位客官可是来打尖的?堪堪的下了三日小雨,可可的天刚放晴就迎来了贵客。马拴在拴马桩上就行了,三位尽管放心便是,我们这里民风朴实,绝不会有贼人的。三位赶快里边请!”

走进店内一看,只见店里装修的十分简易,桌椅俱是竹子做就的,到处都打扫的纤尘不染,给人一种十分惬意的感觉。老板娘笑着说道:“楼上还有雅间,风景极好。三位来的正是时候,今天客人不多,不妨就去楼上雅间稍作休息如何?”

安继业笑着点了点道:“那就有劳您带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