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三国枭雄吕奉先> 第619章 大葬孝怀皇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9章 大葬孝怀皇帝(2 / 2)

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是引车,引车的规制是“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立乘四马先驱。”引车之后,便是灵柩车,在灵柩车上有插旂,“旂之制,长三仞,十有二游,曳地,画日、月、升龙,书旐曰天子之柩。”这些都是通例。

在灵车的左右,按照本朝的通例,应该是“中黄门、虎贲各二十人执绋。”中黄门,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秩比百石,后增至比三百石。又有中黄门冗从,平常担任宿卫,直守门户,皇帝出行时,骑马随从。其长官称中黄门冗从仆射,秩六百石。中黄门,就是扈从在天子左右的宦官。经过十常侍之乱之后,宦官早已被诛杀殆尽了,中黄门无处可寻,唐皇后感念灵骓营的恩德,便把这个优差派给了二十名服侍她的灵骓营女兵。

灵枢由公卿以下子弟凡三百人牵引,他们“皆素帻委貌冠,衣素裳。”前导仪仗人员有“校尉三人,皆赤帻不冠,绛科单衣,持幢幡。”“侯司马丞为行首,皆衔枚。羽林孤儿、巴俞擢歌者六十人,为六列。铎司马八人,执铎先。”灵柩车后,“谒者二人立乘六马为次。”

这些都是本朝的规制,由太常、太祝令总其事,上奏于大司马、三公决定。太常马日磾上奏之后,大司马吕布会同三公开了一个小会,在会议之中,吕布有“孝怀皇帝的葬礼,虽然以节俭不奢华为主。但是,该有的仪仗、规制,一样儿也不能少,一定要放孝怀皇帝风风光光地下葬。孝怀皇帝死得太惨了,生前凄惨,死后一定要风光”

灵枢之后,便是世子刘熙的卤簿,按照本朝的规制,应该是“大驾甘泉卤簿,金根容车,兰台法驾。”所谓的甘泉卤簿,便是大丧的卤簿。蔡大家曾经解释过“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在长安时出祠天于甘泉,备之百官,有其仪注,名曰甘泉卤簿。中兴以来希用之唯大丧乃施之。”甘泉卤簿,便是大丧时的天子卤簿。

此次大葬孝怀皇帝,是否用甘泉卤簿,百官中也曾有过争论,一度还十分激烈。究其原因,便是皇子刘熙现在只是世子,而不是天子。“我看可以用”这一次是司徒王允力排众议了。“甘泉卤簿是天子大丧的规制,是用来送孝怀皇帝最后一路的。众卿若是觉得不妥,世子刘熙和公主刘明可以乘坐唐皇后的车驾,天子的车驾空着好了。”于是定议。

如今,皇后的车驾之中,唐皇后抱着世子刘熙居中而坐,灵骓抱着公主刘明坐在后面的车驾上。“世子,皇后以下皆去粗服,服大红,还宫反庐,立主如礼虞礼毕,祔于庙,如礼。”这里的虞礼指的是皇后必须要参加的虞祭,其它的礼仪并没有要求皇太后必须参加。

本朝的天子葬礼,主角儿便是刚刚枢前即位的新皇,皇太后只是配角儿。可是世子尚且不足一岁,如何做得主角儿况且孝怀皇帝世子的身份,类似于诸侯王,用来做天子大葬的主角儿,似乎有些低了。“就请皇太后出面,全程参加祭祀好了”老成持重的司空种拂一锤定音了。“也只有如此了廷议而决吧。”太尉皇甫嵩和司徒王允都点头同意了。

如今的文武百官都已经和洛阳朝廷死死地绑在一起了,抬高唐皇后和世子刘熙的身份,就是抬高他们自己的身份,如此措置,他们岂能不知道其中的深浅果然不出所料,一经廷议,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竟然同时应诺,没有一人反对。于是乎,唐皇后便成了主角儿。

车驾一路迤逦行来,直奔南郊的诸帝陵园,大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到了。

接下来,便是读谥策、收藏谥策和“传哭”仪式了,这是天子葬礼的重头戏。参加葬礼的人,被称为“九宾”。所谓的“九宾”,便是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这里的匈奴侍子,便是异族送来的人质。本朝武帝驾崩之后,托孤重臣之一的金日磾便是驻扎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深受武帝信任,与霍光一起辅政。

在九宾中,郎,即郎中。“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吏,则为长吏和少吏。“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这是参加驾崩皇帝送葬官员秩级的下限。郎能出些风头儿,吏不过以供驱驰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