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联军的东进行动,在最开始就暴露出了灾难性的混乱。阿巴泰带领清军先行出发,纪律严密的东虏,好歹在这个生死关头表现出了过人的行动效率。
可是其余明军部队,则各有各的毛病。
李辅明的前屯镇行动最快,他最早跟在阿巴泰的身后,将部队拉走,可是前屯镇在之前的白沟河大战中损失是最大的,几乎被打成了半个空架子,这样一点点战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剩下的关宁兵里,高第麾下的山海关关兵态度还算是比较好,可是吴三桂和刘泽清两部建制最为完整、兵力最为雄厚的军队,就采用了各种办法和各种借口,拖延出发的时间和行军的速度。
大量士兵拥堵在道路上,联军的战马、骡子和车辆数量都严重不足,吴三桂又要求明军部队必须将火炮完整带走,这更加加剧了大军东进的后勤负担。
雪地上到处都是胡乱横亘的车辆,士兵们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没有几个人从之前的激战里回复过来,绝大部分官兵都对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事情,感到兴趣缺缺。
特别是当人们知道了东进的目标后,以辽人为主的关宁军,不可能不对阿巴泰的目的产生非常强烈的疑惧心。
这是凭什么呢他们这些辽兵,和关外的满洲人尸山血海里打过了多少仗啊
今天却要求他们为阿巴泰助战,帮助所谓的“东师”,救回一支迂回部队。
话又说回来了,说好的借师助剿、东师助战,如今这是成了什么样子
此前的白沟河激战,已经耗尽了关宁兵们的心力。他们已把对流贼的轻蔑完全收起,而且在战斗过程中清军过于一般的表现,也使得广大普通官兵,对于陈新甲“借师助剿”的国策,倍感失望。
难道放弃了这样深沉如海的仇恨,换来的就是阿巴泰这样三心二意的帮助吗
还要我们去为他擦屁股呢
士兵们既然是这样想着,情绪当然就受到很大的影响。体现出来,就是关宁军的风貌疲颓尽显,士气跌到谷底,军心也到了瓦解的边缘。
即便李建泰强行催促大军出发,李辅明也确有和流贼殊死搏斗、决一死战的打算,可是对普通官兵们来说,这一仗已经没有了什么继续打下去的必要。
“高镇台,连标营里也有一支兵马,说是因为骡马不足,要停下来休整一下才能继续新军了”
高第听到这条消息,也觉得焦头烂额。他对清军好抱有一丝希望,以为阿巴泰和洪承畴都是百战名将,或许真的有办法扭转不利的战局。
可是很显然,山海关的关兵们,并不像高第一样对阿巴泰深孚厚望。他们在仓促间被拉出大营,在冰天雪地里向冻结起来的白洋淀行军,这一切情况都消磨了人们的斗志,使得战士们纷纷找出借口,想方设法地非要留在后方。
在大冷天里,高第还是不得不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他看着清军和李辅明的兵马又行出一段距离,内心的不安感愈发强烈,只能勉力鼓舞部下说
“去再想想办法,筹措一些骡马。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找吴镇台,请他帮帮忙。长伯是我的老朋友,这点小忙他一定会帮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