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明末求生记>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军的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军的准备(2 / 2)

洪承畴心中一动,他已经感受到大战在即的气氛,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掀起大战的,并不是张轩,而是多铎。

这也是两个人风格与秉性的不同。

张轩非要准备好了,才会开战。似乎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在战术上,或许有出奇制胜,冒险之处,但是在大战略之上,却是一步一步稳当的。但是多铎却不一样。

多铎的骄狂是有了名。他决计不是被动挨打的一方。

说实话,多铎也知道,江南清军的情况并不算好。虽然是一场胜利走向另一胜利,但是这边刚刚战胜,那边又出乱子了,一茬茬的杀人,才能将局势稳定住。

是的,从江南弄过来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乃是各种战略物资。让多铎都花了眼睛。

多尔衮在北京从李自成手里面抢到了七千万两白银,奠定了清军数年的财政根基。而多铎这一次在江南的收获,比起那一次可以说,只多不少。而且超出好几倍。

只要看清军上上下下迅速撑起了的腰包就说明了一切。

但是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代价就是江南困住了清军。

张轩利用这一段时间,整兵修甲,发动襄阳,云南之战,扫除后方威胁,摆开架势,就要东进。

而清军虽然与郑家打了一场南京之战,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动静,最少也没有追亡逐北,一口气灭了郑家的心思。或许一方面是因为福建的地理,另一方面是郑氏根基在于水师。没有强势水师是消灭不了郑氏的。再有是清军上下都在大把大把的捞钱,没有心思打仗了。

有时候作为统帅,也是无法改变所有人的心思。

清军士卒,特别是八旗,很多人都将出兵打仗,当做发财致富的门户。在辽东的时候,一旦衣食无着的时候,上上下下都有一个声音,就是抢南边。

似乎抢南边,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这一个概念,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八旗将士的共识了。江南如此繁华,他们生平未见过,自然要捞个够本。多铎自己都往自己家捞了不上东西。也不好苛责下面的人。

只能睁一只闭一只眼。

以至于现在才刚刚将士卒从下面各府县都收了上来,再次聚集在南京城中。

但是这些军队士气很旺,毕竟一个个都腰缠万贯的。但是这样的虚浮的士气,未必用利于征战。特别是出兵年余,虽然有这么多收获,但是很多士卒都隐隐约约有思乡之情了。

在洪承畴之前的想法,他想多铎定然趁着张轩出兵东进的时候,好好修整一下士卒。却不想多铎想先发制人。

“王爷的意思是?”洪承畴带着几分疑惑问道。

“张轩弄的花样不少,但是战场之上,却不需要这么多,他既然敢亲身而来,我自然要让他重蹈罗玉龙的复辙。我准备大军全部西军,各处都交给本地官府维持治安就行了。”多铎冷笑说道。

“而这一切,都交给洪先生了。”

洪承畴听了,立即答应道:“喳。”

洪承畴心中也暗暗佩服多铎的大气。比起张轩对自己的地盘严防死守,几乎步步设防,想要在两国边境修建一座万里长城一般,多铎就大气多了。再与夏军相邻的府县,多铎从来不设兵镇守的,而是将士卒放在后面。等敌军进攻,自然看清楚敌军来处,打防守反击的模式。

不过,是与郑氏相邻,还是与夏军相邻之处,都是如此。

至于边境之处的百姓,多铎从来没有放在眼里。只要纳税就行了。

而此刻多铎将镇守各地的任务交给洪承畴,也就是各地官府。更是这一种态度的隐射。

洪承畴虽然总理江南政务,清军在江南任命的府县道台等等都要听洪承畴的,这一点是没错的。但是洪承畴麾下并没有多少兵力。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平日维持治安还可以,而这个时候想要维持清军在江南的统治,却是很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