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七八章 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七八章 人选(1 / 2)

 标注为绝密的诏令,很快就下发了,一定范围内的下发。

朝堂上多数是不知道的,朝政一如既往的运行着。市易寺的那点事,没人在意,即便是有人知道市易寺在甄别胡商,也不会在意。西番商贾赚大宋的钱,市易寺早该介入了。

就是市易寺的官吏,也不知道为什么上官让甄别胡商······或许是哪个胡商招惹了上官吧。这事并不难,就是甄别是海运还是陆运就好,并不需要做其他事。

剩下的不是市易寺的事,是需要皇城司接手了。

这些事,赵曦不需要操心了,就是内阁大臣也没必要操心了。皇城司可以做好。赵曦和内阁大臣,需要考虑河湟的接任者和新路径的探路者。

“河湟接任者,欧阳公举荐章惇和苏辙,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章惇激进,苏辙持重。在接任河湟的职衔上,赵曦中意苏辙,不过对于章惇,赵曦觉得他更适合王韶的职责,适合开拓。

并且,章惇相对来说要果决,甚至可以说心狠手辣。

现在,对于已经知道朝廷谋划的臣工,都知道这是立功的时机。章惇和苏辙二人,从青苗法开始,就被赵曦雪藏了,相比同期的王韶和吕惠卿,他俩缺少具体的政绩和功劳。想来欧阳修的举荐,也是看到了他俩人的情况。

或许也该着让他俩建功立业了。人可以适当压,却不能压的过了,过分的压制会导致弹性失去,而不是理性反弹。

这时候,将章惇和苏辙二人,派遣到河湟一线,或许是最合适的做法。

“官家,既然朝廷的谋划还有时间,不如将此二人一并遣河湟,在王子纯暂未西行之前,考验他二人在处置河湟烦乱局面的能力······”

富弼的建议稳妥,也算是给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

“也对,同为嘉佑二年及第,作为同期,三人可形成合力。”

同年及第吗?赵曦能明白韩琦此话背后的意思。赵曦还真不在乎。

现在国朝的统治模式,与以往的王朝完全不同。不提王韶,就是章惇和苏辙,在讲武堂这些年,在承担教授学员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灌输式教化和心里暗示?不存在翻天的可能,

即便是有个例外,新军呢?军备物质呢?在现在的大宋,没有一点可以自立的条件。

将章惇和苏辙同时放在河湟,确实是个很不错的建议。政策需要持续,对内附部落的持续性政策,是树立国朝信誉最好尔等办法。

而在王韶未西进的时间段,可以协调政务的处理,不至于让原本的方向偏离了。不可能没有调整,人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理解朝廷相关法令也不同,处置问题的措施就有不同。只要是大方向不偏移,有些改变倒是能让内附部落更加认同国朝的政策。

“还需要议一下第一批探路者的人员,初步不少于五十人的建制编队,配备一定具有商贸经验者,再与向导合作。”

市易寺的进展很顺利,不断有奏报递上来,甄别出来的胡商,皇城司也已经采取行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