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相公们换了衣服,赶到灾民安置点时,根本没看到官家的影子。
若不是讲武堂的车架停在城门口,都以为官家已经回去了。
“后生,有没有见几个年轻人来过?往那边去了?”
韩琦在河北道任过职,用半把刀的河北音拖住一个小伙子问。
“那边……”
这片地方已经被祸害了,要想合理规划灾民安置点,在原来的地方比重新选一处还难。
别看只是搭了个窝棚,在灾民眼里,那也是他们临时的家。
说服他们,还不如另选一处,营造比他们窝棚好百倍的住所,让他们自愿离开后,统一清理。
赵曦这时候已经离开了灾民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对儿子最恰当的言传身教。
“陛下贵为千金之躯……”
“韩相,别说了,不亲身到灾民之处,我永远无法真正知晓灾民的需要。”
“我能看到的,只是奏折中臣工们表功的文字,是今天接收多少灾民,今天耗费多少粮食的奏章。我根本不能想象这里会是这番景象!”
“我已经通知工坊城那边过来人…~此处离汴河不远,可以就近取水……”
“待会儿玉汝、子容和李明仲过来,做个规划图,并且让工坊城做一些便于拆装的配件,最好能快速在这片营造一个临时的,规范化的安置点……”
赵曦很平静。灾民这情况,相公们也没多少责任。对于这样的情况,多少年已经形成了处置的规程。
别说相公们,就是开封府的衙役和胥吏都熟悉。
一直就是这样的。
说完,赵曦继续转圈走着,每走几步,就会让种建中等人,用腰刀刨个坑,或者找几块石头垒个标识。
距离有远有近,各处的标识还是遵官家来确定。
一行人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跟着,也顾不得头顶的烈日,更顾不得肚子饿不饿。
说真的,官家能做到这程度,他们相公们真的说不出什么来,这完全就是明君的表现。
没等到工坊城的官员过来,倒是先看到了太后和皇后的銮驾。
清楚了官家的去处,曹太后和高皇后,这种将门世家出生的,对于这类增加名望和收买人心的事再熟悉不过了。
国朝两个最尊贵的女人,见官家的銮驾都不在,没多想,直接大张旗鼓的起驾,浩浩荡荡的奔灾民安置点而来。
等出了城门洞,曹太后和滔娘就知道,自己错了。
这里有面黄肌瘦的灾民,还有嗡嗡飞舞的苍蝇蚊虫,却根本没见着官家的影子。
可是已经来了……
太后和皇后娘娘,缓缓的在跪倒的人群中走着,时不时停下来拉拉这个妇人,摸摸那个孩童,眼里就没停止过流泪,每说一句话都是哽咽着……
不管是不是真心实意,有没有准备,当看到这场景时,都忍不住那种心痛……这是大宋的子民。
本来是来蹭官家风的,却变成了两个女人的舞台。
这种事,还真是女人出面的效果更好。
每路过一处,伴随的都是感恩戴德……